他轻轻笑了一声,带着漫不经心的睥睨,“你也不要觉得委屈,二哥不会让你白受委屈的。”
德嫔为母,胤禛为子,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若是胤禛直接和德嫔置气,非但得不到任何好处,还会坏了自己的名声。
但胤禛制不住她,却有别人能够制得住。
收拾德嫔,他自有法子!
胤禛闷闷地点了点头,恹恹道:“我听二哥的。”
原本按照他自己的心思,既然德嫔都这样说了,又一而再地将他拒之门外,他绝对不会再拿热脸却贴对方的冷屁股的。
可是太子这样尽心地为自己筹谋,他却不忍心不领情。
他得承认,比起土生土长的太子,他对这个时代特有的某些东西,认知的并不够深。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和德嫔住同一条船的宜妃就看见,四阿哥日日不落地来给德嫔请安,一早一晚,绝不间断。
但德嫔却每一次都避而不见,仿佛不知道自己儿子来请安了。
如此反常的情况,宜妃自然就留了心,在一次伴驾的时候,假装不经意地说给了康熙听。
当时康熙是没说什么,但宜妃一走,他就叫人传了太子来,询问起了胤禛的近况。
太子心中一动,觉得时机已经到了。
“四弟最近因着德娘娘的事,心情一直不大好。儿臣虽然每每安抚他,但大约是母子天性,血浓于水,别人的安慰又怎么能济事?”
康熙沉默了片刻,缓缓道:“小四是个孝顺的孩子。”
太子便接口道:“都是佟娘娘教得好。”
反正和德嫔无关。
这话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意愿了。
汉人家的庶子,若是有出息,那就是正妻教养得好;若是不学好,那就是小妾不会生,从根上就坏了。
但那都是汉人的规矩,在满人权贵里却说不通。
满人的妻妾地位其实相差的并不大,也就是顺治、康熙两朝天子都重视汉学,坚持从上而下地立规矩,才让各府的正福晋稍稍缓一口气,不用担心哪一天突然就被侧福晋取而代之了。
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是那么好破的。
就算是现在,好些公候上折子替自己的庶子请封世子,哪怕他们家里嫡子尚在,康熙也不能不准。
说到底,还是八旗旗主手里的权力太大,康熙若是坚决要求他们请立嫡子,无疑就是在插手各府的继承人事务,很容易引起各旗主的警惕甚至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