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页(1 / 2)

董慧点点头,一本正经地道:确实,黔地多山而少地,能种在山坡上、不与稻麦抢地的土豆肯定能推广出去,但其它南方省份就不好说了。大明朝的话语权都捏在当官的和想当官的读书人手上,如果他们四处去宣扬土豆是贱粮,吃了得病,又或是吃了就生不出儿子,这土豆就绝难传出去。

    她前半段还是认真在分析,后半段就听得燕红、燕赤霞这两个古人哭笑不得。

    再贱也是粮,不过若真如慧姐说的,被人宣传吃了土豆生不出儿子,还真会是件麻烦事。燕红蛋疼地道,我们确实得早做打算,我看放女学的学子出去行医时,不妨就先带上土豆,让种地的农人能眼见为实。

    善。燕赤霞立即点了个赞。

    董慧也赞同道:女学里比较优秀的那一批应该能独挡一面了,端节后收了土豆,就让她们带着出去试试手。

    当初给女学准备的教材,本来燕红是让燕赤霞帮忙甄选、圈划(前文已修正,写成手抄是我冒昧了,不可能抄得完)出能适应这个年代的内容来印成教材用的,之后将那本圈划好的样本拿给陈艺郎,陈艺郎又帮忙增减了部分更加合适的内容,印出来的新教材一本足有四百多页。

    没错儿虽然删去了大部分不适合这个时代的教学部分(毕竟这时代没地儿找青霉素、也没有西药),只保留卫生防疫、中草药认识炮制、针灸、外伤急救(包括战场急救)、以及针对各种常见病的药方,这本精简版的《赤脚医生手册》也依然厚得离谱。

    也正是因为要学这么多的内容,女学中的学子应对的挑战一点儿也不比这个时代要考科举的读书人低,大半年过去,也只有特别聪慧的数名女子学完了全部内容(因中药药方太多,还是需要翻书辅助),达到董慧认可的实习标准。

    这就正好了,四少爷正好在我们家,明日我就与他借些卫所兵,护送我们的学子出去行医。燕红道,放出去三五个月、把黔地周游一圈,明年起土豆就应能在黔地四处开花,之后再考虑往远处去。

    这个时代不是医疗体系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压根就没有以前的燕家,家里人生病都是靠硬抗过去。

    能问诊看诊、会针灸包扎、会按病症出具药方(哪怕是翻书)的毛脚医生,不管在哪个地方都是会受到欢迎的。

    董慧、燕赤霞皆点头称善。

    燕家在村东头后山的新地上种土豆红薯时,燕红也借顾大老爷的手把一部分来自交流空间的良种送到了修路时出过钱的北山本地大户手上;但只靠这些大户来推广良种,显然比指望朝廷更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