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英豪在简易舆图上划出了几条行兵路线,阐述了几路禁军间如何分兵合击的战术。
其中,最关键的是对于地形地貌的熟悉,很多捷径小路,需要在悬崖峭墙上攀爬,不是本地人是绝对不会知道的,这也是楚英豪所建议的分兵合击之术的基础和关键。
这套战术,楚英豪把王府地头蛇的重要意义,发挥到极致。
如果能顺利救下太子,王府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没。就算没有救下太子,王府的这番举动,有几万禁军作证,也能最大限度地洗脱嫌疑。
禁军首领也觉得楚英豪的战术可行,很快便把禁军分成了几大股,由王府府兵带领着,沿着小路,朝山林里纵深穿插,以朝能兜头包抄,而禁军首领,还有小世子楚元恺,以及柴时倾都选择了尾随太子的撤退方向追下去。
太子没有沿着官道逃跑,而是弃车上山了。沿着太子的撤退路线,一路都有尸体和鲜血,或是东宫亲卫,或是山匪,可见短兵相接之下,战况惨烈。
有些东宫亲卫只是受了重伤,还没有死,尚在呼号,见到救兵,都是大喜,连忙指出太子的逃路方向。
不过山匪一方的人,穿着寻常的百姓衣衫,全都死了。细查之下,一些是当场战死,一些是受了重伤之后,自知难以逃出生天,便服毒而死。
禁军首领在接到手下的查看禀报之后,冷着脸道:“这些不是山匪,是死士!”害怕被抓到后被刑讯,熬不过会透露他们主子的身份。
禁军首领忍不住一边带领军卒追赶下去,一边骂道:“是哪个混帐王八羔子,敢派死士对太子殿下下手!等殿下查出来,定叫他们碎尸万段,诛族连坐!快快快,往前追,殿下可千万不能出意外!”
元恺看了时倾一眼,心道:昭王果然是派人来背后捅刀的,太子要是死在和岐州,山匪又死无对证,安若王府肯定脱不了干系,百口莫辩。
一路追下去之后,尸体里渐渐出现了太子的随行官员。时倾心头忽然有了很不好的预感:老师是太子的随行客卿,会不会也遭了昭王死士的毒手?
在时倾的人生中,一直缺少同性长辈的关爱和教诲,当他拜入邹凡尘门下后,邹凡尘慈爱而又不失严厉的教导,两年来的朝夕相处,不知不觉中,时倾已经把邹凡尘视为父亲一样,对他满怀着一腔孺慕之情。
一想到老师有可能遭遇意外,时倾越加心急如焚,一个劲地闷头往前跑,渐渐跑到了队伍的前端位置。
元恺怕时倾出意外,也跟着时倾往前冲,他很想叫时倾不要往前面冲,跑那么前面。
一旦跟昭王死士遇上,可是有性命之忧的,想救太子,也不要那么拼命呀。可是,元凯这会儿也没忘记他还在跟时倾闹脾气,这些话劝不出来,只好跟着时倾往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