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1 / 2)

这个世界的戏曲比诗千改前世真正的华夏古代发展更成熟,已经很接近歌剧与话剧,提出荧幕表演并不产前。

    班主回味了一下,形式真实,但又高于真实,这样的流光石怎么会有人不爱看?只是

    这样岂非需要一个文修来先写本子?他犹豫道。

    诗千改这回是真心实意笑了。她道:班主,难道你忘了我是谁?

    班主回过神,瞬间羞赧起来:这位可是翡不琢啊!她一出手,什么精彩的故事没有?

    不过我毕竟还是个写小说的,班主,你得找个写杂剧的文修来,我们共同磨合商议。

    诗千改可没有自大到觉得自己一上手就能写电影电视剧剧本了,而且我们也未必就要想新的故事我的小说可以被改编成戏曲,当然也可以改成连续剧。

    她顺口就说了连续剧这个词,但有了先前那一番铺垫,这个词也很好理解。班主觉得自己引以为傲的机灵都没了,只会跟着诗千改说:对哦!还可以这样!

    他脸上浮起两团红晕,既是羞涩也是激动的,站起身敬了杯茶:诗大家,如果这能成,您就是我的财神女!

    接下来这一整个白天,诗千改都在和班主商量此事,并着手拟定契书。

    班主名为祝奇志,闲暇时做个逸闻修士或写点商业经,对修仙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却对赚钱很有兴趣。他的另一个爱好就是看故事,小说、戏曲、评书、说书什么都喜欢,读者的身份比文修身份更重。

    也因此,早年他从小门派结业后就开办了戏院;五年前观察市场,看到了商机,开办了流光石放映业务,在金陵城红极一时,最红火的时候甚至还有外地的人赶来凑热闹。

    于是他就将流光石改为了主业,直至今日,这种戏院传遍了大江南北,他这个创始人的戏院倒是因为成本太高要倒闭了。

    祝奇志五年来也赚够了,就算一文不入,这个戏院也能再开三五年但没这个必要,他想及时抽身换个新行当。

    不过,这都是今天之前的念头,今天之后,祝奇志觉得,自己的戏院还能再开七八十年!

    诗千改在契书里与他分股,占了三成。她毕竟只提供了点子,具体经营事宜都得由祝奇志亲自来。

    贺雪和夜九阳摸不懂商业,但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为表支持,参与了一点微小的投资。

    晚上三人回到了琅嬛,第二天,祝奇志就手脚麻利地办完了一堆文书事务,并将契书送来。

    因为祝奇志是创始人,所以他的戏院没有特异取名字,只叫流光石戏院。诗千改大笔一挥,拟定了一个新名字雅音华光戏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