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1 / 2)

汉道天下 庄不周 1040 字 8个月前

几次站在将台上,看着远处的彭城,袁绍一次次的问自己,这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连刘备都变得如此坚定,无法击败?

    张喜也没有反对袁绍的决定。陈琳私下里找了他几次,婉转地请求他向袁绍进言,解彭城之围。再不济,也可以先释放陈登。

    陈登在俘虏营里,虽然没受什么折磨,却也形销骨立,只剩最后一口气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万一陈登死了,这仇可就结深了,下邳陈氏可不是什么小家族,影响力也是很大的。

    张喜拒绝了。

    解彭城之围,时机未到。释放陈登,现在也不合适。

    陈登不肯降,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释放之后,是留他在营,还是让他走?留他在营,等于没放。放他走,万一他登高一呼,重组大军,进攻袁绍,这好容易得来的太平岂不是又毁了?

    陈琳无言以对,只感到无助。

    文章再好,口才再佳,在现实面前都不值一钱。

    张喜虽然不肯帮忙,却也不能看着陈登死在营中。他来到俘虏营看望陈登,对陈登说,战事结束之后,你进司空府为吏,随我入朝吧。

    陈登闻弦音而知雅意,欣然答应,翘首期盼,等着恢复自由的那一天。

    盼望着,盼望着,朝廷的诏书来了。

    但不是赦免袁绍的诏书,而且恢复刘备宗籍的诏书。

    袁绍围城,使者无法直接入城,便找到了司空张喜,要求张喜出面通融,让他进城。

    张喜一听诏书的内容,就直皱眉头。

    赦免袁绍的诏书不来,战事还没结束,却先恢复刘备的宗籍,这未免本末倒置。你赦免了袁绍,先解了彭城之围,等刘备报上军功,再论功行赏不好吗?

    根据他多年的从政经验,再加上对天子的了解,他意识到这里面大有文章。

    送诏书的使者表示不清楚,我就是送诏书的,不知道天子为什么这么做。

    张喜无奈,向袁绍说明情况,希望袁绍能放使者通过营垒,入城传诏。

    袁绍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请来逢纪商议。

    逢纪上次出使寿春,被袁术关进大牢,又借着他的名义诈取了颜良的信任,以致庐江失守,颜良阵亡。逢纪自知责任难免,险些逃亡,被张喜劝回彭城大营后,他一直闭门自省,不敢惹事。

    见袁绍突然相招,逢纪欣喜之余,又意识到机会来了。

    袁绍有事不找田丰、沮授商议,却找他一个犯过大错的人,说明袁绍对冀州人极度不满,甚至产生了信任危机。

    大致了解了情况,逢纪第一时间得出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