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1 / 2)

刘贵算是高氏崛起的首功之臣,是他连续两次向尔朱荣举荐,才有了高欢发迹。

    高欢遭受猜疑时,也是刘贵利用秀容人的身份在尔朱荣、尔朱兆面前为他美言,才没有落得与贺拔胜一般在洛阳闲置的下场。

    高氏大将如彭乐、潘乐、薛孤延等人,更是刘贵受时任晋州刺史的高欢所托,代为操作,调至晋州。

    尔朱荣死后,身为尔朱氏心腹的刘贵在高欢东出建义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更是无需赘述。

    高澄对刘洪徽以及随他南下的庶妹高徵表现得很亲切,但实际上他与这个庶妹接触并不多,更别提有多少感情。

    由刘洪徽引荐,勋贵子弟们一一向高澄见礼,高澄在听到尉兴庆这个名字时,神色寻常,并未有所变化。

    尉兴庆是太安狄那人,与窦泰等人同乡,年纪不过二十来岁,肤色略黑,罗圈腿,两掌生有老茧。

    他出自将门,祖父尉显,曾任北魏镇远将军、代郡太守,父亲尉长命追随高欢在信都建义,如今受命督理平、营二州军政,管辖辽东地区。

    高澄对尉兴庆上心,并不只是冲着其父尉长命的职权。

    高季式身为军中大将,在京畿军中自有部众统御,但又兼高澄亲信都督一职,时常需陪护左右,时间一长,总会疏忽了一头。

    对此,高澄也没办法,亲信都督关系到自身性命安危,其人选必须慎之又慎。

    如今尉兴庆的到来,终于为高澄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年王思政卸任亲信都督一职,高澄往晋阳求贤,第一目标就是尉长命次子尉兴庆,但碍于尉长命督理平、营二州,镇守东北,为了防止高欢起疑,他仅仅索要了王士良、孤独永业两人。

    尉兴庆之所以能够获得高澄青睐,也是他在历史上邙山之战中的表现。

    邙山之战时,贺拔胜领军直冲高欢军阵,高欢不敌,弃军奔逃,身后贺拔胜越追越近,而高欢身边仅步骑七人。

    生死攸关的时候,亲信都督尉兴庆自请断。

    高欢许诺以怀州刺史授予其子,尉兴庆却以儿子年幼为由请高欢授予其兄尉兴敬。

    在高欢逃跑后,尉兴庆独自与追兵周旋,腰间百箭射毕,力战而亡,但也正是他的拖延,使得高欢最终被外甥段韶、女婿刘洪徽等人所救。

    高澄爱死了尉兴庆独面大军时的忠勇,当然,主帅弃军而走,东魏都能在邙山大胜,擒获西魏督将以下将官四百人,俘斩六万余人,称得上离谱。

    而更离谱的是,西魏遭遇这场大败,不得不大举吸纳汉人入伍,在军事构成上,完成了由鲜卑人为主向汉人为主的转变,从而推进了西魏的汉化进程。

    建春门外,高澄强按下对尉兴庆的喜爱之情,他与每一名勋贵子弟握手言欢,用父辈的功勋勉励他们。

    众人也对高澄亲自出城相迎的礼遇感激不已。

    主择臣,臣亦择主,对于他们来说,家族利益与高氏深度捆绑,对高氏本就不乏忠诚,而高澄的态度更让他们坚定了为高氏效忠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