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2 / 2)

    到底是本地地头蛇,才一天时间郑述祖就给查得一清二楚,遵循高澄所言,依照《太昌律》定下了死罪,如今正是来向高澄复命。

    高澄认真复核了卷宗,对郑述祖能够秉公处置,不包匿宗亲,自然是大加赞赏,批准了死罪的决议,也无需将郑伟押送洛阳,就在荥阳城里就地解决,更能使城中百姓出气,让他们知道齐王的好。

    不过却不急着让郑述祖走,反而是询问起了他对自己堂弟高睿的看法。

    “赵郡公聪慧早成,素以孝闻名,人才俱佳,当为齐王千里驹也。”

    郑彦祖称赞道。

    高澄闻言感慨道:

    “孤这族弟,虽自幼失怙,却得先王看重,恩同诸子,如今他已年满七岁,孤为兄长,受其母所托,代寻婚事,孤闻郑长史第二女,与睿同龄,荥阳郑氏自是高门显贵,然睿弟出自渤海高氏,论门第不知能否以郑氏女为妻。”

    “渤海高氏得大王提携,尊为河北四姓五族,又兼赵郡公之才貌,足为良配。”

    郑述祖自然是一口应承下来,齐王亲自为其堂弟作媒,除非高睿真的品性卑劣,又怎会有拒绝的道理。

    高澄听得郑述祖许可,当即命人将高睿唤来,指着郑述祖对高睿道:

    “此先王相国府右长史郑公,今后便是你的丈人行,阿睿需敬事之。”

    这年头哪有什么自由恋爱,高睿也没这份意识,他当即对郑述祖郑重拜礼,口称岳翁。

    郑述祖对高睿很满意,相比与徐隆之那种硬蹭,高睿可是名副其实的高氏宗亲,身上却没一丝骄贵之气,对待自己更是执礼甚恭。

    其实高睿自己也对这位岳父很尊敬,郑述祖与他是同一类人,出身高贵,却能自小约束自己的言行,在北魏时,官居刺史,也能得到士民赞誉。

    虽然如今郑述祖的地位不高,但高睿却不敢轻视。

    由此可见,郑述祖对高睿的评价,至少智慧早成这一点是当之无愧的。

    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梁

    七岁的高睿定下了终身大事,只等年满十六再成亲,如高浚、高淹等人,也将是这一安排,众所周知,高澄在反对早婚的态度上,一直很坚决,包括元仲华、李祖娥都是在娘家养了许多年才进门。

    俗话说长兄如父,高澄也确实尽到了一个长兄的责任,他就曾严厉告诫诸弟十四岁以前不许近女色,也与府中婢女放出话,谁若是敢在弟弟们年幼时候,去撩拨他们,自有家法严惩。

    高澄虽然贪花好色,但他硬生生忍到了十六岁,也有底气与诸弟说那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