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2 / 2)

    话说,大明臣子的天朝上国思想很严重。

    竟直呼安南国王的名讳。

    场上的朱棣和郭资两人,竟然丝毫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想来也是,胡汉苍要是见着了朱棣,也得自称一声“臣”。

    既然都是臣,雒佥作为天朝上国的二品尚书,唤不得你胡汉苍的名讳了?

    朱棣闻言颇为为难,“前些日子,在让黄昏回应天的时候,我已经让他知会老大,组建使团去安南,先前因三司会审耽误了,后来三司会审结束,我又口谕老大催了他,只怕此刻使团已经在路上。”

    郭资急忙道:“如此,请陛下下旨,着驿站快马加急,等同军情传递等级,务必使团在出我大明疆域之前拦截住,重新选人使团人选。”

    朱棣颔首,“此事可行,那换谁去?”

    雒佥和郭资面面相觑。

    他俩一个行部尚书,对如今顺天那边的官场,已经陌生了些,让谁去两人真还没建言,不过陛下既然问了,总得推举点人,于是雒佥道:“此人,当有我大明读书人的洋洋风华,也得有我大明雄师的虎啸之风,是以应以位居高位的文武并重的臣子,微臣有一人选。”

    朱棣眼睛一亮,“何人?”

    雒佥道:“如今还在福建的徐辉祖,此人身份尊贵,既是魏国公之后,又是一员儒将,福建大田之战,威名赫赫,可担此任。”

    郭资又道:“在此之外,尚需一位真正的读书人,以备出使之时,可雄辩安南之众臣。此人须才华等身,且有显赫过往,当然,徐辉祖和此人,都只是代表我大明,真正威慑安南的,还是得陛下的手诏!”

    朱棣眼睛一亮,“朕有两个人选,一者是六首第一的三元状元黄观,二者是那赋闲呆在鸡笼山国子监附近的高贤宁,两位卿家以为谁最合适?”

    郭资和雒佥对视了一眼,暗暗一笑,咱们这位陛下还是腹黑啊。

    徐辉祖,反对他的。

    黄观,也反对他的。

    高贤宁嘛,当初那封《周王辅成王论》,把咱们的陛下骂个狗血淋头。

    万一安南这条疯狗的绳子拴不住了,使团就会全军覆没,这三人出使安南而死在那边的话,陛下想必一点也不伤心。

    不过这种可能微乎其微,实际上郭资和雒佥非常崇拜高贤宁和黄观,知道这是两人戴罪立功的千古良机,差事办得好了,便可重启仕途风帆。

    于是同声道:“可两者同去。”

    朱棣点头,“善。”

    不过显然并没有完,压低声音,“出使安南,朕另有算计,所以仅这些人还不够稳妥,两位爱卿,你们觉得在使团中加一个南镇抚司指挥黄昏如何?”

    郭资和雒佥不明所以,“他南镇抚司的去干嘛?”

    朱棣摸了摸唇角胡须,觉得没要瞒着两位行部尚书的必要,笑道:“之前使团出使安南,就是我和黄昏两人的意思,真正目的是去安南找一门神器的生产工艺,现在发生了这种事,我觉得不需要找了,可以让使团直接去找胡汉苍索要,但一个徐辉祖加上高贤宁和黄观,朕觉得这三人都太正统了,怕不是应付不了胡汉苍的歪门邪道,所以我想让黄昏也去,这货最是擅长提前落子然后后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