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1 / 2)

争魏 苍穹之鱼 1016 字 6个月前

以前摸着曹魏、司马家过河,现在要走自己的道路了。

    很可能鲁芝一直在酝酿此事,今日才说出来。

    “五兵尚书改为兵部,田曹尚书、左民尚书合为户部,吏部、度支不变,增设工部。”鲁芝浸淫官场几十年,自然熟知各种弊病。

    不过在这方面,杨峥更有发言权,“伯父所言甚妙,朕建议田曹、左民、度支合并为户部,吏部、兵部、户部、工部,再增设刑部、礼部!”

    至于三省,早就有了,中书监就是中书省,尚书省沿袭汉代以来的尚书台。

    门下省名为侍中寺。

    王允改宦官机制,革除十常侍之弊,增设侍中,以国中才俊充任之,随侍皇帝左右。

    魏晋本质上奉行的是侍中政治,皇帝左右侍从参与的谋议和谏诤国家大事。

    侍中从汉代皇帝身边的顾问转为实权,直接影响国家的运行。

    包括大将军、大司马其实都是围绕在皇帝身边的高级侍中而已。

    皇帝信任谁,谁的职权就会无限放大。

    本质上是人制,而非制度。

    五曹的地位更为低下,职权各种重叠。

    所以三省六部也是历史的一个大潮流。

    听完杨峥的建议,鲁芝眼神一亮,“陛下天授神机,臣不如也!”

    “此制甚妙,各部各行其事,不再互相推诿、掣肘。”卫瓘赞许道。

    三省六部差不多是古代官制的范本,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秦国行均田制、府兵制,总要有配套的框架不是?

    有了六部,大将军、大司马、丞相这个级别的重臣就可以取消了。

    这时代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平衡皇权和臣权。

    臣权太大,必然会压制皇权。

    但皇权太大,也不是什么好事。

    孙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最好的制度是互相影响,互相牵制,即便皇帝水平一般,国家也能良好的运行下去,而不是被权臣架空……

    魏晋一直到南北朝,兴起的权臣一波又一波,根源就是官制的缺陷。

    直到隋文帝设立三省六部,华夏才趋于稳定。

    杨峥本来想顺手把三省也推出来,不过转念一想,三省互相牵制互相掣肘,虽利于平衡,但不利于即将开始的统一大战。

    还是等天下一统,再考虑此事。

    改建六部本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各部的交接、人员任用、适应等等,都需要时间。

    杨峥还要看看六部适不适应秦国的水土。

    随便一个小细节出现问题,就是全国性的人祸。

    第七百一十三章 庆功

    司马炎回到洛阳后,万人空巷。

    俘虏一国皇帝,即便是他的父辈也没做到。

    更何况司马炎还亲临前线,其声望和威信瞬间达到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