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2 / 2)

    闲暇之余,她还客串了一把老师,带着孩子们学起了普通话。

    不管这些孩子最终能不能留下来,多学一门语言总是没坏处的。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终于到了要离开的时候,向欣告别了老公,和部分志愿者们一起踏上了返回之路。

    车上,向欣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车队里居然出现了几十个年轻的女性难民。

    向欣之所以一眼就认出了她们,主要是这些人不仅穿着破烂,身体也瘦的跟麻杆似的,很容易就能将她们和国人区分出来。

    “杨医生,这些女孩子是怎么回事?”

    向欣碰了碰杨医生的胳膊,对方经验丰富,肯定知道是怎么回事。

    杨医生不屑道:“有些人啊,打着志愿者的幌子,其实是去难民营找老婆的。”

    “这也行?”向欣大感意外。

    “怎么不行,不管怎么说,这些女孩子,嫁到国内,也总比留在难民营中好。”

    “那她们能入籍么?”

    “怕什么,大不了先结婚拿绿卡,入籍的事慢慢来呗。”杨医生回答道。

    向欣仔细地打量着那些女孩,发现她们脸上虽然也有迷茫,但更多的是掩饰不住的欣喜。

    而那些“目的不纯”的志愿者们,他们大多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甚至还有五十多岁的。

    面对女志愿者们集体鄙视的目光,这些人不仅没有羞愧感,反而一个个的笑得很灿烂。

    “这种事多么?”

    “多了去了,不仅是景陇,连坤明那边都有人慕名而来。

    上面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是强迫,基本上都不会干涉。

    而且为了避免被人钻漏洞,难民营里还可以登记结婚,只有结婚后,这些女孩子才被容许离开难民营。”

    “原来如此,看来上面想的还挺周到的。”向欣感叹道。

    “都是被逼的,之前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引起了很大争议。”

    半个小时后,景陇到了,临别之时,向欣突然开口问道:“杨医生,你会离开景陇吗?”

    “会吧,明眼人都能看出,景陇这里太靠近边境线了,迟早都要出问题。”杨医生苦笑道。

    回到招待所,已经是下午五点了,向欣没有耽搁,连夜包车去了滇州首府坤明。

    在坤明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她顺利坐上了去首都的高铁。

    第八十五章 粮卡

    10月17日,星期一,向欣恢复上班的第一天。

    办公室里,徐东接过向欣递过来的礼物,笑着问道:

    “包的这么严实,里面什么东西?”

    “两条银手链,徐哥你不是有两个女儿吗,刚好一人一条。”向欣客气道。

    徐东拆开包裹,眼前果然是两条充满异域风情的手链,即便以当前银价,也算不上什么贵重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