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非常和气地制止了仁和县主夫妇与其他宗室旁支们的争吵,对他们道:“此事关系重大,你们回头好好商量吧。不管最终你们决定怎么做,哀家都不会有异议的。皇家子嗣不多,就不掺和旁支的香火了。你们只管放心去讨论,有话好好说,别伤了彼此的和气。”
其实也不是没有人担心过皇家会再过继皇子给顺义郡王为嗣的。严格说起来,顺义郡王乃是当今皇帝同父异母的亲兄长,血脉极近,论名分不见得比燕王府疏远呢。皇室早就过继了一位皇弟来做燕王,如今再过继一个皇子给兄长为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虽说郡王之子的身份有些低,但过继之后,皇帝只需要一封旨意下来,这爵位高低还不是他说了算么?如今太后说皇家不掺和,众宗室还是松了一口气的。
那接下来,这嗣子名额之争,就是北平宗室旁支与仁和县主夫妇之间的事了。离了紫禁城,这双方人马便移步新整修好的顺义郡王府,开始讨论嗣子之事。
仁和县主认为宗室们血脉都太远了,老燕王就只有先帝一个儿子,因此先帝才会不得不兼祧两房,先帝的儿子倒是多,但能活到今天的也没几个,除了当今圣上与燕王,剩下的都不值一提,且又远在京中,鞭长莫及,更有曾经与顺义郡王为敌的嫌疑,傻子才会过继仇人的儿子与郡王为嗣!既然皇室不掺和嗣子之事,宗室里还有跟顺义郡王血脉比较近的晚辈么?若是八竿子打不着那种,还不如让外孙继承香火呢!好歹外孙是顺义郡王正儿八经的血脉后人!
宗室旁支们则承认他们的血脉离顺义郡王比较远,但他们没有血脉却有情分呀!当年他们跟顺义郡王太妃与郡王相处得很好,对方出事之后,他们也一直帮着照看对方的妻女,这有情有义的,再过继个孩子来与郡王为嗣,也是理所当然的嘛。仁和县主固然是郡王的亲生女,她的儿子确实血脉更近,可她没有儿子呀!
她就是因为没有儿子,才跟婆婆丈夫闹不和的。如今定下了让她的儿子给顺义郡王为嗣,天知道要等到哪一年这孩子才能降生?!况且仁和县主仪宾本身是嫡长子,却与县主无子嗣继承香火,就算要过继儿子给岳父为嗣,那也至少得先有两个以上的儿子才能提。这一等,可就不知道要等多少年了!万一他们最终没有儿子呢?!仪宾还能纳妾生庶子,继承香火,顺义郡王的血脉,却不可能叫不相干的孩子给玷污了!
两方人马争吵不休,几乎要打起来了。就算原本曾经有过多年的情谊,如今利益相争之下,也所剩无几。宗室们觉得仁和县主被丈夫哄得昏了头,忘了宗室才是她真正的依靠;仁和县主认为宗室们看不起自己,认定她生不出儿子,要知道她好歹也是生过女儿的人,并不是不能生!如今连丈夫婆婆都不挑剔她了,怎么娘家亲族反倒奚落起她来了呢?
等到徐夫人不情不愿地在燕王府长史与仆从们的护送下,带着行李搬入顺义郡王府时,仁和县主夫妇已经跟叔伯们不欢而散了。此时此刻,他们之间已经不再是拧成一根绳的盟友,而是利益相争的对头。而宗室旁支之间,也各有各的打算,不复从前团结。为了一个顺义郡王的嗣子之位,大家竟然会闹到决裂的地步。徐夫人见状,不由得暗暗心惊。
她忍不住骂太后与燕王:“不安好心!他们是存心要挑拨你们和宗室的关系,才故意提出嗣子之事的!其实立了嗣子又有什么好的?到时候我们可就不象如今这般说话管用了。还是不要理会为好。反正郡王有县主你这个女儿在,不愁年节时没人上供,有没有嗣子都是一样的!”
仁和县主却板着脸道:“我终究是外嫁女,总不能年年都在婆家供奉父母的牌位。若是我的儿子能继承父亲的王位,又有什么不好的呢?自家骨肉,又不会与亲生父母对着干。我意已决,母亲就不必多言了。你若真个为我着想,就该替我出出主意,要怎么促成你的外孙成为嗣孙才好!”
仪宾看了便宜岳母一眼,没说什么,只温柔对仁和县主道:“娘子放心,我们比旁人更有道理,太后娘娘定会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就算我们真的为了这件事,与北平的宗室们交恶,你也不用担忧。太后娘娘不是说了,可以让我们去京城么?我也可以在朝中谋个闲职,不愁没有差使可做。到时候,你也不必担心我母亲会总挑剔你了,咱们两口子就在京城安心过小日子。”
仁和县主感动地看着他:“相公,你真好,竟然为了我愿意抛下北平的家业根基……你放心,日后我们去了京城,我一定会到太后面前多为你说项。就算不敢肖想高官厚禄,好歹也不能让你过得比在北平差!”
两口子恩恩爱爱的,丝毫不见几个月前吵闹得差点儿要和离的迹象。徐夫人看着女儿女婿这般和睦,心底却直发冷。
她的女儿怎么会这么蠢?不但被太后和皇帝的伪善哄住了,也被势利的丈夫与公婆骗住了。一旦离开北平去了京城,女婿固然是有了再次起复的希望,可女儿却要与亲生母亲分隔千里,在京中孤立无援……
徐夫人都不知道,没有了女儿在身边,自己将来在北平再想说些什么话,还有几个人愿意听?!等到女儿为了嗣子之事,与宗室旁支们闹翻了,只怕愿意搭理她的人就更少了!
徐夫人心中说不出的后悔。她闹腾了二十来年,一直看不起当今皇帝与太后,以及跟他们关系亲密的燕王府,觉得他们不过是捡了便宜,才有了今日的权势地位,其实不如自家先夫更名正言顺,还自以为拿捏得住他们。直到如今,她才忽然醒悟到,从前不是她有本事能辖制住这些高高在上、手握大权的贵人,只不过是他们从未把她放在眼里,只想拿她做个活牌坊,好彰显皇帝对兄弟们的仁厚友悌,才会对她视若无睹罢了。
等到他们觉得她母女二人碍眼了,打算要下手解决的时候,只需要一句话,甚至不必下明旨,她们母女所依仗的一切,就会在瞬间化为乌有……
她为什么要犯蠢,在老太妃去世,她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后,还要继续去招惹他们呢?!
第1171章 相看
宗室内部发生了矛盾,很快就陆续有各种小道消息传了出来,引来坊间热议。
此时此刻,虽然还有不少人关注刚刚进城没几日的四皇子,但谁也没有怀疑过他进城时的个头与样貌为什么会与本人有所差别了。至于四皇子出现在宗室皇亲们面前时,脸色略嫌苍白憔悴的原因,众人也同样没有多想。
任谁在半个月里赶了两千多里路,都会累得不行的。脸色难看些,有什么出奇?更别说四皇子在传闻中就不是什么身板儿强壮的成年皇子了,十二岁的少年人,略娇弱些也是寻常。
就算燕王府的府医在传说中太后“病愈”之后,仍旧往紫禁城里跑得勤,燕王府也没少收罗各种药材,北平城的官员百姓也照旧没有多心。
宗室与本地世家本来有可能会想得多一些,但他们近来因为顺义郡王嗣子一事,被牵扯了注意力,哪里还想得到这些?
紧接着,太后又召见了本地几名高官显宦的家眷,各有恩赏。过后,便是永宁长公主的丈夫马驸马和两个随行的儿子结束了自打进城以来的闭门谢客状态,正式接受本地文人雅客们的邀请,开始参加各种诗会、文会、宴席,期间亦有不少好诗好词、好字好画流传出来,但更重要的是,本地有几位才子或是名门子弟得到了马驸马的欣赏,有几句评价颇高的品鉴流传出来。这些才子们的家人亲友都与有荣焉,纷纷热心地帮忙宣扬,于是又有更多对自家儿子的才华有信心的名门富户,积极地往燕王府递请帖,邀请马驸马父子上门做客了。
其中也不乏野心勃勃之辈,发现永宁长公主与马驸马的小女儿马玉蓉尚未婚配,有心要为自家儿子求娶这位千金贵女,便积极地在马驸马面前推销儿子。他们家的女眷,也千方百计地努力在各种场合“偶遇”永宁长公主,希望长公主能看到她们带在身边的儿子多么俊朗出众,可堪匹配贵女。一时间,永宁长公主与马驸马两口子连出门参加个宴会,又或是到寺庙里上个香祈个福,都不得清静了。
太后娘娘怜惜女儿女婿,很快便命人传出了风声,表示她老人家大病一场,精神不如先前好了,如今该办的事已经办得差不多了,孙子孙女的婚礼却还要等一阵子,所以打算先往紫竹院去住些日子,避暑兼休养。
其实真正需要休养的,是刚刚拔除了大部分毒素、身体根基有所损伤的四皇子。
太后要移驾紫竹院的风声传出,北平城里的世家名门往燕王府递请帖递得更勤了。他们不知道永宁长公主与马驸马一家是否会随太后一同搬去紫竹院,但如果他们真的跟着走,那定会有一段时间不能参加城中各种交际活动的。各家人若有心要宴请贵人上门,就该抓紧时间了!
可惜,这时候永宁长公主与马驸马觉得该见的人都见得差不多了,该参加的宴会也都参加过了,剩下的人家也就是勉强充数罢了,将门人家举办的宴席,更需要避嫌,便索性寻了借口,婉拒了后续的邀请。那些请不到人的人家心中不甘,又不知道长公主与驸马要忙些什么,只得私底下派人去打听,却愕然发现,跟长公主与驸马约好了见面的,竟然是本地高官谢璞谢藩台,以及谢太太文氏。这两对夫妻约好了在什刹海游湖赏景,品茗闲谈,双方都只带了一个孩子随行,端得是悠闲无比。
只是长公主与马驸马带的是小女儿马玉蓉,谢璞夫妻带的是嫡长子谢显之,没捎带其他兄弟姐妹作陪客什么的。听到传闻的人,都感到有些诧异。
待同时间在什刹海坐船游玩的人传出消息,指长公主与谢太太文氏相谈甚欢,马驸马与谢璞大人对弈也颇有意趣,马玉蓉小姐亲自为谢大公子谢显之磨墨,后者在船上亲笔写了一幅字,拿去给马驸马品评了——围观群众们这才醒过神来,明白这是两家人在相看呢!
永宁长公主与马驸马竟然要把宝贝小女儿许配给谢藩台家的大公子!谢家一个没根没基的暴发户,能成为燕王府姻亲,已经是祖上烧了高香,如今竟然还要再与长公主联姻,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一时间,北平城里的世家大户、高门显宦,个个都忍不住心里发酸,但又没法说什么。人家燕王愿意给才认回来不久的宝贝独苗娶谢家的女儿,永宁长公主又愿意亲上加亲,把女儿嫁给侄媳妇的娘家哥哥,旁人管得着么?
倒是谢显之,本来人人都顾虑他是曹家外孙,未来前程不明,不大乐意与他交际,相比起来更愿意亲近谢谨之。但如今,曹家的危机已然去了大半,他生母曹淑卿再嫁的丈夫虽然坏了事,曹淑卿本人却及时和离,不曾受牵连,只损失了些钱财,影响不到谢显之什么,如今他还即将联姻长公主之女,未来的前程已经显而易见地光明无碍了,似乎可以放心与之结交,不必有什么顾虑了。于是那些世家名门,便又给谢显之递了帖子,邀请他出席各种文会、诗会,早前他曾经有意求教学问的几位名家大儒,也委托旁人给他递话,表示他若有功课上的疑惑,可以放心去找他们求问,就算是要收徒,他们也没问题呀!
谢显之对周围人等的态度变化,并没有太上心。他早就过了为此黯然神伤的时期。如今,为了能求娶到中意的姑娘,他光是要应对马驸马与几位马公子的考较,就要全力以赴了,哪里还顾得上其他?更别说是参加什么宴席、文会……这种事,他只需要跟弟弟们说一声,谢谨之、谢徽之与谢涵之三位好弟弟,就能替他解决了。
他还是力求尽快把媳妇定下来再说。
他这种淡定态度颇有些宠辱不惊的意味,倒是合了马驸马的眼缘。两位马公子本就对他印象不错,如今再有新交的好朋友黄岩从旁帮衬着说话,他们便也认可了这位新妹夫的人选,双方相处得十分融洽。
紧接着,永宁长公主就向文氏提出了结亲的暗示。文氏立刻心领神会,回报丈夫谢璞,谢璞把早已准备了大半年的厚礼送到燕王府去,请动燕王夫妇为媒,正式为长子谢显之向马家幺女马玉蓉提了亲。
第1172章 嫁妆
永宁长公主的女儿何等金贵?当然不可能有人一上门提亲,就立刻答应啦。长公主与马驸马十分和气地接受了燕王的好意,表示会好好考虑,过些日子就给答复。但燕王回头跟谢璞说的时候,已经暗示他回去等好消息了。
马谢两家虽然有意结亲,但眼下还没结,所以不必避讳什么。谢映慧月底出嫁,立刻就给好闺蜜马玉蓉送了请帖,马玉蓉也高高兴兴地答应,等到婚礼那天,就会来谢家送她出嫁了。
谢家为了长女出嫁,正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黄家那边也收拾好了房子,安排好了喜宴。婚礼前两天,谢家热热闹闹地往黄家送了长女的嫁妆,足足有六十四台,在北平城里可以说是第一等的丰厚陪嫁了。从谢家大门前的街道开始,一直到黄家小宅的门前,沿路有无数民众前来旁观,人人交口称赞。
黄家那边也出动了族里所有身份体面的成员,把黄岩那座小宅子挤得满满当当的,倒也营造出了一派热闹兴旺的景象。黄家族里的人盯着新媳妇的嫁妆,都在感叹黄岩有福,虽说少年时吃了几年苦,但很快就找到了靠山,读书有成,成年后大小登科一起来,还娶了个陪嫁丰厚的高官千金,听说还是皇亲国戚呢!将来的日子必定红火得不得了!从前他们怎么就不知道抱这根大腿呢?竟然还由得族长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的,虽说如今大家又和好了,可都是面上情儿罢了,论情份真的说不上有多少,有事想求,都要战战兢兢地,不知道人家会不会答应,真是太失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