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355节(2 / 2)

慕林 Loeva 5350 字 6个月前

    大金姨娘虽然觉得女儿对这些事儿太过上赶着了,但她自己也不是不心急的,才会出面向秋月拐弯抹角地打听。秋月那边还是老一套回答,万二太太即将北上了,三少爷万隆则要听燕王府的安排,一定会赶在婚礼前回来的。别说大金姨娘对这个答案感到不满足,就是藏在里间偷听她们对话的谢映容,也耐不住了。

    谢映容亲自跑了出来,询问万二太太的北上安排。万隆那边,她可以去燕王府求二姐和二姐夫,尽快把人调回来,但万二太太什么时候到北平,却完全要看平昌侯府的意思。就算新郎早早回来参加婚礼了,没有人处理婚礼事宜,他们仍旧不可能拥有一个体面又热闹的婚礼。这种事她问谁都没有用,只能找万家的人打听。

    秋月自己也不过是听令行事的婢女,能跟谢映容说什么呢?她还是老一套说辞。谢映容大约也是心急了,言语间有些不谨慎,就说了些埋怨的话,埋怨万太太在这要紧关头带着儿女们离家,又说万家两位少爷学问寻常,根本就考不上秀才,何必回京去自取其辱?至于万四姑娘想嫁给四皇子,那就更是白日做梦了!皇子是那么好嫁的么?也不怕站错了队,害了万四姑娘终身不打紧,却把万隆的前程也给耽误了!

    秋月当时没说什么,只是请谢映容谨言慎行就告辞离开了,可是大金姨娘却吓得脸色都白了,慌慌张张地埋怨了谢映容半日,怪她不该在别人面前乱说话。就算秋月明显跟万隆这边有交情,她也依旧是万太太的心腹大丫头。在她面前说这种贬低万家嫡出少爷小姐们的话,谢映容是真的不怕万太太知道了,将来给她穿小鞋么?!

    大金姨娘有心要去寻文氏求助,又怕文氏会把事情告知谢璞,女儿要挨父亲的责备,纠结了半日,索性自掏腰包,备了一份厚礼,寻借口去看望王姨娘的伤势,却请王姨娘派人把秋月请过来说话,偷偷把厚礼给了秋月,让她多担待自家女儿的“胡言乱语”。

    秋月似乎并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谢映容当日说的话,可她收下了那份厚礼后,却把它当场就转送给了王姨娘之女万三姑娘,然后当着万三姑娘的面问大金姨娘,谢三姑娘那么关心万二太太几时动身北上,是否会影响到她的婚礼,怎么就没问一声,王姨娘的伤势如何了呢?

    秋月表示,她都已经准备好要应对大金姨娘与谢三姑娘的询问了,可大金姨娘在领她去自个儿屋里的路上还询问了两句,进了屋后,谢三姑娘从头到尾都没打听过王姨娘的伤势呀!

    万三姑娘当时就在场,王姨娘甚至离她们只有一墙之隔,肯定也能听到这话的。大金姨娘心中清楚女儿对未婚夫的生母和胞妹并没有多少看重,但还是尽力替她描补了。如今被秋月当面说了如此锥心的话,她又要如何圆场?

    第1312章 操心

    谢慕林倒吸了一口冷气。

    是错觉吗?她怎么觉得这位秋月姑娘是故意的?

    她想了想,便试探地问文氏:“娘,你说这位秋月姑娘是万太太身边的心腹大丫头之一,她跟万隆的关系还挺好?”

    文氏点头道:“她自己倒是没这么说过,我瞧着万太太估计也不知情,但她明摆着跟王姨娘母女比较亲近,金姨娘私下寻她说话,她也不推拒。我还听容姐儿说过,从前万隆透过秋月,给她捎过信呢。可见,她私底下应该瞒着万太太与王姨娘这边有来往的。因此金姨娘想去给她送礼赔罪,才会特地借王姨娘与万三姑娘的地方行事。”

    谢慕林道:“不知道平昌侯府有没有母亲给儿子送通房的传统?我见过这位秋月姑娘,她虽然生得清秀,但在万太太身边的丫头里,并不是最标致的一个,起码有三四人姿色在她之上。就算她极得万太太宠爱,估计万太太想给亲生儿子送通房,也轮不到她头上。但如果万隆有了出息,万太太未必会乐意见到他逃出自己的手掌心,赐个通房妾室下去,就是最常见的做法了。这位秋月姑娘身边万太太身边的心腹大丫头,明知道万太太特别讨厌王姨娘母子几个,若没有特别原因,她会冒着触怒主母的风险去亲近王姨娘他们吗?竟然还愿意替万隆捎信给三妹妹,可见万隆对她颇为信任。”

    文氏听得睁大了双眼:“这……万太太确实有可能做得出这种事,但万隆这般聪明,能得他如此信任的秋月,想必也不会一心向着主母,在王姨娘与万隆兄妹等人身边为万太太做耳目吧?只要她心里不藏奸,能与容姐儿好好相处,这也没什么。”虽然文氏心里也乐见女儿们出嫁后与女婿恩爱和睦,但如果女婿真要纳妾,那她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要那个妾老实本分不生事,多一个人少一个人也不碍着女儿什么。她自己尚且接纳了丈夫的两个妾呢,并没有吃过醋。

    然而谢慕林却冷笑了一声:“娘,你听秋月在万三姑娘面前说的那些话,听起来象是愿意跟三妹妹好好相处的样子吗?若她仅仅是万太太有意安插在万隆屋里的耳目,也就罢了,可万隆如此信任她,王姨娘与万三姑娘也都跟她亲近,可见她对王姨娘母子几个素来都很不错,私下颇有些情份,说不定还在万太太面前帮了他们不少忙。她是出于什么心思这样做的呢?她对万隆又是什么想法?

    “倘若她早已认定了万隆便是她的终身归宿,她看着三妹妹的时候,难道就不会有妒忌之心吗?倘若三妹妹处处都好,对万隆和他的母亲妹妹也关心爱护,兴许秋月还不会觉得有什么。可现在三妹妹愚蠢地在情敌面前暴露了自己的自私本性,言语间还不谨慎地得罪了人家,秋月若是看不惯,在王姨娘与万三姑娘面前说她几句坏话,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跟相处多年还曾经帮过她们许多忙的秋月比起来,谢映容虽是万隆的正经未婚妻,却与王姨娘、王三姑娘并不熟悉,甚至都没见过两年,平日里更是少有接触交流。哪怕有大金姨娘时常帮女儿描补,给王姨娘那边送些东西,打好关系,奈何谢映容自己没有这种意识,心中没怎么将王姨娘和万三姑娘放在心上,早晚要在人家面前露馅的!她若有本事牢牢抓住万隆的心,也就罢了,偏偏她又不象是有这么大魅力的人。

    谢慕林都忍不住开始担心,她将来嫁给了万隆之后,无论嫡婆婆还是亲婆婆,都对她不满意,无论嫡小姑子还是亲小姑子,都对她有怨言,丈夫万隆要忙公务,跟她情份也不深,她一个人要在平昌侯府那种深宅大院里生活,还要面对万太太这等刻薄的婆婆,日子要怎么过了!

    谢慕林把自己的想法一说,文氏也不由得跟着担心起来:“容姐儿也是糊涂。万太太与万大姑娘、万四姑娘知道她是万隆的未婚妻,不可能跟她亲近起来的,她就该多多交好王姨娘与万三姑娘才是。她们才是万隆的至亲!只要她们喜欢容姐儿,将来即便容姐儿与万隆有什么口角争拗,我们这些娘家人不在她身边,也有人替她与万隆说和。她不是一心要嫁给万隆么?说是情根深种,怎么就没有爱屋及乌,多关心万隆的生母与胞妹几分呢?!

    文氏决定要私下多劝劝谢映容,无论如何,得在婚前把这表面功夫给做全了,不然将来成了亲,万隆若认定她看不起自己的生母与妹妹,夫妻之间如何相处?!眼下万太太与她的亲生儿女们都不在北平,万参议白天又基本都在衙门里,正是谢映容接触王姨娘母女的好时机。就算先前她有过错漏之处,还叫秋月给点明出来,也不打紧。只要她接下来多多表现,扭转了王姨娘与万三姑娘对她的印象,秋月说什么都没有用。

    文氏今天也在为庶女的婚姻幸福操碎了心呢!

    谢慕林知道文氏心好,见状也不劝阻她,只道:“三妹妹素来有自己的主意,娘劝她的话,若是她愿意听还好,她要是不愿意听,娘也不必强求。日子都是靠自己过下来的,倘若她自己执迷不悟,娘难道还能替她悟了不成?!就算她将来是要嫁到咱们家隔壁去,也早晚要跟着万隆进京去的。她自己不想通,你能帮得她一回,难道还能帮她一世?”

    文氏唉声叹气地:“我是真不懂容姐儿心里在想什么,怎的她心里就只放了万隆一个人,万隆的至亲却通通不在她眼中呢?”

    为什么?谢慕林自己也想不明白。照理说,谢映容是重生者,活了两辈子,对上辈子的事情应该有一定了解才对。她这么心心念念着要嫁给万隆,可见万隆将来的前程看好。哪怕是为了自己未来的幸福,她装也该装出孝顺贤惠的模样,让万隆相信她是个好妻子才是。为什么她不把万隆的生母与妹妹放在眼里?难道她们对她的印象不会影响到她的未来?

    莫非……王姨娘与万三姑娘,在未来根本不会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中,以致于她们对万隆的妻子有任何不满,都不会影响万隆和妻子的感情?

    第1313章 家书

    谢慕林在娘家并没有逗留太长的时间,吃过午饭就回燕王府了。

    临行前,她有些不放心地嘱咐母亲文氏和四妹谢映芬,捎带的也提醒了大金姨娘一声,倘若万家那边,王姨娘或万三姑娘有些什么身体不适或是受了委屈啥啥的,她们能帮就帮一把,尽可能让这对母女生活愉快,不要对谢家产生什么怨言。

    没办法,谢映容自己处不好跟未来婆婆与小姑子的关系,只能由娘家人出面帮忙圆场子了。谢家费了那么多功夫去提携万隆这个女婿,万一因为谢映容自己太蠢,好好的恩情变味成了仇怨,那岂不是得不偿失?这已经不仅仅是谢映容个人婚姻幸福的问题了,还关系到万隆跟谢家与谢家的姻亲燕王府的关系,谁都不希望万隆将来有了出息,却因为妻子怨恨起谢家来的。

    听了谢慕林这话,文氏深以为然,大金姨娘也紧张起来,暗暗下定决心,回头一定要苦劝女儿谢映容去探望王姨娘。不然总由她这个生母打着女儿的名号送东送西的,有秋月那句挑拨的话在,王姨娘和万三姑娘信不信谢映容的真心,还真的很难说。谢映容自己不出面,人家未必会相信她的,哪怕是装模作样,也要意思意思地露一回脸才行。既然谢映容自己年纪小,又疏于交际,想不到这些事,大金姨娘觉得自己这个生母就只能尽力替女儿描补了。

    谢慕林嘱咐完娘家人便离开了,虽然今天来得突然,未能见到父亲谢璞,两位哥哥也带着三弟出门访友去了,她除了母亲妹妹,就只见到了四弟,还有宋氏母女以及谢老太太等人,不过她心里只是有少许遗憾罢了。相信以后她还会有很多机会见到亲人,心里并不十分着急。

    回到燕王府,谢慕林先是去见了燕王妃,提及在娘家的收获。燕王妃也挺高兴的:“染料货源既然不成问题了,那织场的筹备之事,想必也完成大半了吧?”

    谢慕林笑道:“开织场的屋子还在收拾,人手也未集齐,集齐之后也至少要培训上十天半月的,筹备事务还远远未完成呢。不过眼下事事进展顺利,想必用不了多久,织场就能开始生产了。”

    燕王妃笑着点头:“人手的事你不必担心,我心里有数呢。”又问点心铺子的事儿,得知谢家小妹与表妹都大力赞成永平郡主入股,她心中更是欢喜,“好,瑞哥儿媳妇,你的妹妹和表妹也挺有魄力的,虽说年纪轻,但见识比起寻常闺阁女子,高了不止一筹!我往日虽见过你四妹妹,但不曾见过你表妹,她姓杨?多大年纪了?”

    谢慕林便把杨沅的身世背景做了个简单介绍。燕王妃感叹一声:“你姑姑也不容易……不过她如今既然决定了大归,又打算在北平安家入户,那就好好在这里过日子吧。北平风俗,并不忌讳和离什么的,你让她别担心闲言碎语。下回王府开茶会、赏花会的时候,王府管事若要给你们家送帖子,就让他们再单给你姑姑也送一份,让她别有顾虑,只管来王府玩耍。她又不是守寡之身,很不必整日关门闭户地过日子,偶尔也该出来结交几个朋友。无论是平日打发时间,还是日后为儿女婚事做准备,这都是必不可少的。”

    谢慕林有些惊喜,连忙应声下来,又替谢梅珺向燕王妃道谢。不过为了避免误会,她也同时告诉了婆婆,谢梅珺之子杨淳事实上已经定下了谢映芬这个未婚妻,只是考虑到谢梅珺母子如今都住在哥哥谢璞家中,与谢映芬天天都能见到面,为了避免闲言碎语,以及两个孩子相见尴尬,因此不曾外传罢了。等到谢梅珺带着两个孩子另立门户,在北平城里安下家来,这个消息也就不需要再保密了。

    杨沅倒是还没有下落,不过宋氏与谢梅珺都不是很着急。她们觉得杨沅的性子还象个孩子似的,怕她如此天真,到了陌生的婆家会受委屈,还不如多留她几年,让她大几岁再说。

    燕王妃理解地点点头:“王爷与我当日也舍不得让珮儿出嫁,因此特特多留了她两年,又千挑万选地挑了袁燮为婿,见珮儿跟他相处得也好,再不让她出嫁,只怕小两口就要生出怨言来了,方才定了婚期。你姑姑想必也是一样的心思,因为心疼女儿,所以反倒舍不得她出嫁了。”燕王妃表示,她能体会谢梅珺的想法,所以,以后如果听说哪家有合适的子弟,可以与杨沅匹配的,她会帮着留意的。比起对北平人事并不熟悉的谢梅珺,自然是燕王府能接触本地望族与官宦子弟的机会更多一些。

    谢慕林觉得,谢梅珺姑姑未必打算把女儿嫁到太显赫的人家去,本地望族和官宦子弟什么的……罢了,反正燕王妃又不会自作主张,她能帮着留意人选,对杨沅也是件好事。等她发现了合适的人,大家再细细商量就是了。

    谢慕林接着又跟燕王妃商量了一下中秋家宴的事儿,还有月饼的新口味。燕王妃表示对她打算做的几种新品种月饼都非常感兴趣,让她只管让厨房试做去,能做出多少种,就做出多少种,到时候再一样一样尝试过来,看哪一种味道更好些。若是今年用不完,大不了多留几种等明年再用,也是一样的。

    得到了婆婆鼎力支持的谢慕林自然更加高兴了,她本来立刻就决定要回院子去召集人手,准备做新口味的月饼了,这时候吴琼叶姑姑急步走了进来,向燕王妃与她禀报:“王妃,郡王妃,王爷刚刚打发人送了家书回来报平安。”

    燕王妃双眼一亮,忙道:“家书何在?!”吴琼叶双手将家书奉上,燕王妃忙忙接过来拆开看了。谢慕林也站在她身边伸头去瞧里头写了些什么。

    燕王在家书中提到,他写信的时候,船队刚刚过了淮河,离京城还有挺远的路呢。这一路都颇为顺风顺水,平安无事,船队里几位重要的人物也没有身体不适,所以他特地写信回家报了个平安,让妻儿勿念。

    接着便是燕王嘱咐妻子和女儿的话,也不忘交代朱瑞一些事。他也提到,船队在过了天津之后不久,就遇到了皇帝从京城派过来的一个太医团队,足足有四位太医在内,全都是医术高明之辈。有了这四位太医,太后与四皇子身边侍候的燕王府府医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不过,考虑到人手分配的问题,有三位太医被安排到了太后的身边,负责她老人家的日常治疗与保养,仅有一位据说得了皇帝嘱咐的太医能与府医合作,一同负责四皇子的脉案,因此府医暂且还放松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