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秋叹气,“现在都这样了,你也不能阻止。就只能受着了。”
徐月英气啊,“那个林小环,真没用!打包票的事情,总也办不成!”
只可惜,如何骂也没用。事情已经成定局了。不可以更改了。
一切来得这么快,又这么理所当然。根本没给人半分缓和的机会。徐月英这心里就和做梦一样的。
“我知道她会想法子来,就没想到来这么快的。”
“老家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
她念叨着,心里把老家的人都怨上了。
徐月英这会儿才知道,原来老家的人对她是这么的重要。
以前大事小事,都有人给她说一声,她不至于两眼一抹黑。现在真是防不胜防。
“妈,你说那个丫头怎么心思就这么多呢?一个孩子,也就是一个孩子啊。”
曹玉秋现在除了叹气,就只能叹气了。
她最近叹气的时间,比过去十来年还要多。半晌才道,“你听我一句劝,抓大放小。凡事儿就别计较太多了。那孩子来了,就先好好处着,不给她闹事的机会。反正这么大了,等几年也是要离开这里的。到底是个女孩子,又不可能一辈子在这里。”
徐月英能怎么办呢?只能憋屈的应了。
看自己闺女这个想不开的样子,曹玉秋其实心里也明白她的心情。这闺女就是好面子,还有些心高气傲。
当初家里虽然不富裕,但是就这么一个姑娘,就送去念了书。认识一些好条件的同学。
她也开始攀比起来。
后来那些同学因为各种原因过得不如她了,她就越发傲气了。
如今心高气傲,也越发的不能受委屈了。比如不想让人记起林常胜农村人的出身,不想人知道林常胜二婚还有孩子。
总想着和那边割裂。
本来就快成功了,这下子全完了。
其实曹玉秋也纳闷呢,这个孩子这么有手段,咋之前那么些年就没来呢?就那么静悄悄的,让人都要把她给忘了。
……
因为林安安进城这个是完全符合政策的,所以有关手续那是办理得相当的顺利。
证明,申请,都办得特别顺利。警卫员小李办完之后,就给林常胜汇报了一声,然后就去发电报。
这会儿电报是仅次于电话的通讯工具。时效快,收费也贵。比打电话方便,毕竟打电话过去,对方不一定在电话边上。
这就很适合和林安安他们这样通讯不方便的地方联系。
林长喜第二天就看到电报了。
中午林安安来吃饭的时候,他就把电报给林安安了。
林安安看到回信,就四个字——已办可来
顿时笑了,“我爸那边已经办好手续了,让我直接过去就行了。”
“这么快?”林长喜也是很意外,还以为要废一番功夫呢。
林安安道,“符合政策,他又是个领导,能有什么难办的?”
林长喜心里陡然有些怅然。
原来这么简单就可以把安安接过去啊。这又显得他和朱小兰这些年做的那些事儿有多亏心了。
他想着,如果当时就说一句安安在老家过得不好,二哥就能把人接过去了。何至于这么多年呢?
但是让他再次选择,他难道就不会做那些事情吗?
林长喜假设了一下,发现自己还是会那么选择。
因为那个时候,他一心就是指望二嫂帮衬了。只能尽心尽力讨好二嫂。
林安安可没关注他内心咋想的,知道办妥之后,她心里也规划自己去首都之前的安排了。
该带走哪些东西,该和哪些人告别。
去之前还要把剩下的稿子也发了。前阵子要避开秋收,就一直没发出去。而且因为第一篇稿子反响好,第二篇稿子,林安安着实花了不少心思。要和第一篇不同,又要有同样的切入点。所以修修改改的倒是一直没发。这次得发了。
然后就是要处理的东西也要处理。
比如自己的自行车就带不走。得卖掉,然后去首都买新的。反正她爸在那边,不差这个钱。
在老家她都能从他手里拿到钱,难道去了首都,买东西还需要花自己的钱?
这一桩桩的,可要早点准备起来了。
林安安要去首都这事儿,很快就在队里传开了。
老林家人喜气洋洋,出门就和人说这事儿。
队里人听了也是觉得稀奇,问起咋突然要去首都,又表现得很替林安安高兴。
孙银花道,“她爸在首都,她当然得去。难不成让我养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