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第334节(2 / 2)

    一切发生得实在是太快了,快得周围的群臣都没反应过来。

    周围更静,甚至无人敢求情,生怕多说一句话便会是李鹤声与方愈的下场。

    在场的人中又有哪个是真的傻子,谁又看不明白这位忠勤伯的这点小心思,方愈不过是觉得太子快要登基了,东宫只有一个太子妃。

    若是几道折子就能把太子妃拉下马,那再好不过了。

    方愈以为自己躲在暗中,指使着几个御使行事,再怎么也不会牵扯到他自家身上,这算盘打得也是精。

    偏偏他们这位太子最不耐烦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小心思,这还不等回宫,就干脆利落地,一锅给端了。

    裴谨无声地与徐首辅以眼神交流着,漫不经意地掸了下袖子,拂去其上的一片残叶。

    哎,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信心,觉得一个在沙场上能杀伐果断,手中握有兵权的君王,会跟大行皇帝和先帝那样,去妥协,去权衡,去让步的?!

    他们未免也小看了他们这位太子爷!

    哪像他,一向识趣!

    咳咳,下回他一定不再偷懒。

    顾非池锐利的目光徐徐地扫了过去,人群中的不少臣子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眼神游移不定。

    御史言官弹劾太子妃的那几道折子并不是什么机密,京城里不少人都知道。

    大景这几十年来,党争不断,朝堂上群臣也是心思各异。

    因而除了徐首辅等看得清楚明白的臣子外,也免不了有人在观望,在审时度势。

    新帝即将登基。

    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堂上的格局肯定会有变化。

    他们相信,就算顾非池作为卫国公世子时行事强硬,但他一旦坐上天子这个位置,势必得像一个君王般学会平衡朝中各方势力,这便是为君的制衡之道。

    哪怕太子爷真的不高兴,最多也就是训斥几句,他们也可以一步步地摸索太子爷的底线。

    说句实话,他们甚至觉得训斥可能也不会有。

    萧家就是个破落户的侯府,一家子老老小小不是通敌,就是延误战机,举家都被流放了,只有两个未成年的稚子当家。

    太子爷若真在乎太子妃,又岂会让太子妃没有了娘家的支持!

    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试探。

    历朝历代,又有哪个新君上位,没有经历过君臣间的磨合和退让的?

    圣明之君会平衡几方势力,为己所用。

    庸碌之君则会被各方压制,反而被臣子牵着鼻子走。

    谁想,他们这位太子爷根本不循常理,强势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不过是一个试探,太子爷就一连罢免了六位官员,还夺了忠勤伯的爵位,甚至连一句辩解,一句求饶的话,都不让忠勤伯说,下巴说卸就卸。

    谁要是敢再说一句,那三代不得为官的,就不仅仅是李家了。

    太子他似乎根本不在乎他的行为有可能引起朝堂不安和骚动。

    狠,太狠了!

    他们何曾见过君主行事这般强势。

    第180章

    几个心事重重的官员越想越是不安,口中发干,如芒在背,只觉得他们的那些小心思在太子爷的目光下根本无所遁形。

    也有人忍不住去看徐首辅和礼亲王,可是徐首辅一言不发,眼中写满了“不想理蠢货”这几个字,而礼亲王更是没接收到他们的眼神,正乐呵呵地盯着囚车里的长狄王铎辰锋,对别的事似乎毫不在意。

    扫视了众臣一圈,顾非池简短地下令道:“回京。”

    礼亲王似乎这会儿才回过神来,笑眯眯地连连点头:“好好好,我们回京。”

    顾非池策马,拉着萧燕飞那匹马的僵绳,与她并肩而行,在群臣之中穿过,两人走在了最前方。

    其他人等按着身份高低,一一跟了过去,如众星拱月般跟随在了两人的身后。

    年愈花甲的右都御史庾大人经过跪在地上的李鹤声等人时,重重一拂袖,没好气地丢下了两个字:“蠢货。”

    他们身为御使,就该监察百官,为民发声。

    像李鹤声他们这种被私欲蒙昏头的御史,就活该被革职!

    文武百官之后,便是押送长狄王三人的三辆囚车,也都快速地跟上,而三千天府军将士则会赶往京郊的安山大营安顿。

    很快,这里只留了跪地的李鹤声等六人,全都一动不动,这会儿都不敢起来。

    明明是寒冬腊月,他们却大汗淋漓,一个个额角都被汗液所浸透,身子瑟瑟发抖。

    顾非池自官道一路往东,群臣浩浩荡荡地穿过了京城的城门,往着宫门方向而去。

    百姓们自发聚集在了街道的两边,人山人海,有的人是为了欢迎太子凯旋,也有的人是为了围观囚车。

    这会儿还有北境人没有离京返乡,他们大多特意留在京城等着害得他们家破人亡的北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