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节(2 / 2)

    后来他略施手段,和那位韩姑娘有了夫妻之实,但是由于他正妻尚未进门,他不想闹出事端,所以他并没有立刻把那位韩姑娘纳进府。

    韩家虽然没能做成太后侄孙的妻族,但却因此得到了来自太后娘家的扶持和庇护,他们暗里一番权衡,觉得这笔买卖做的并不算亏。

    得了好处,韩家就也默许了太后侄孙的这个做法。

    他们和太后侄孙原本的计划,是等太后侄孙娶了正妻,他们韩家再和太后侄孙一起设计一出那位韩姑娘不慎落水、太后侄孙恰巧路过于是英雄救美的戏码。

    救落水之人免不了要和对方发生肌肤接触,到时候太后侄孙完全可以用“迫不得已毁了人家姑娘清白”为借口,让那位韩姑娘以报恩的名义嫁入韩家给他做贵妾。

    他们盘算的倒是挺好的,只可惜还没等他们把计划实施下去,大周京城就已经被谢氏攻破。

    谢渊麾下将士进城的速度太快,太后和自己娘家人直接就一起跑了,被他们带着的都是核心后党,可不包括韩家这样的外围人员。

    韩家人一开始还骂天骂地呢,后来发现谢渊并没有在京城大肆清洗前朝旧臣的想法,甚至只要你有本事、没前科,谢渊也不介意给你个合适的职位让你继续发光发热,韩家人顿时又觉得自己可真是因祸得福、走了大运了。

    他们自觉把有案底的韩家人雪藏,然后又挑了几个清清白白,绝对没有干过任何坏事儿的韩家人去参加朝廷考核。

    韩家毕竟是已经传承了上百年的官宦世家,对族中子弟的培养还是很用心的,在这个读书识字率低的令人发指的年代,韩家子弟的文化水平很容易就让他们脱颖而出、得到了考官青睐。

    这也就导致了,韩家即使在大齐立国之后,也依然还是朝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官宦世家。

    和他们情况类似的,还有谢渊后宫另外三位妃嫔的娘家。

    这四人从妃到嫔,什么样的位分都有,但却无一例外都是谢渊特意挑选出来用以安抚大周旧臣的。

    而与她们同时进宫的另外四位则是全部出自新贵之家,她们有在朝任职的父兄或者叔伯,自己也是家族中相对来说比较出色的嫡系血脉。

    这四个人和之前的那四个人刚好相反,这四个人是谢渊用来昭示他对自己旧部,也就是如今的大齐新贵的恩宠的。

    没人知道谢渊在答应选妃的时候,心里是怎么一遍遍被叶安澜当初吐槽的“皇帝之苦”来回刷屏的_(:3」∠)_

    ***

    宫宴在皇后无语、妃嫔生气、各家女眷各怀心思的诡异气氛下总算熬到落下帷幕,可这事儿带来的震荡余波却才刚刚开始。

    因为皇后和王昭仪娘家人的及时制止,以及裴夫人和李氏的直言拒绝,其他原本也在王昭仪和这两位婕妤做媒名单上的人家暂时得以幸免于难。

    出宫之后,这些好不容易逃过一劫的人,以及其他听说了宫宴上那一出出闹剧的人,不约而同加快了自家单身适龄人士的婚配速度。

    甚至就连郑丰收这个压根儿没有成亲想法的,也被李氏抓着,被迫思考起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同样遭遇了突如其来催婚的还有文六娘,她和杨小桃不一样,杨小桃有家人操心,文六娘却只有叶安澜这个曾经的主公可以代为操心。

    李氏知道叶安澜没有给人做媒的意识,所以在催完郑丰收后,她就又去了一趟文六娘那儿。

    巧的是,她过去的时候,文六娘正在应付她那远的八竿子打不着的一堆远亲。

    文六娘父母双亡,族中叔伯也都是血缘关系极远的,不然当初她报了父仇,也不会选择留在叶安澜身边自己讨生活了。

    过了这么多年自在日子,文六娘还以为自己接下来肯定能比之前更加自在,毕竟她已经功成名就成了人上人。

    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父系和母系的一些亲戚,居然在她获得封赏之后千里迢迢找上了门。

    若只是打秋风,看在他们确实跟文六娘父母有一定血缘关系的情面上,文六娘不介意多少接济他们一些。

    甚至哪怕他们是来求官的,在不违背大齐律法、不违背谢渊用人原则的前提下,她也不介意帮他们引荐一二,做一块合格的敲门砖。

    可这些人,他们其实是来给文六娘当家做主的......

    自证身份住进侯府之后,这些人就开始一天赛着一天的得寸进尺了。

    他们先是不约而同地天天到文六娘面前刷好感,发现对方没什么时间听他们废话之后,这些人为了尽快达成目的,只得无奈放弃了先打感情牌。

    借着冬至这个大节日,这群人赶在文六娘早晨出门上差之前,旁敲侧击的开始给文六娘说亲。

    文六娘这才知道,原来她的这群远亲一直赖着不走,然后又不说自己是来干嘛的,为的居然是打她这个女侯爷的主意。

    第419章 强制相亲

    文六娘父族那边的亲戚给她介绍的都是她伯娘、婶子的娘家亲戚,而她母族那边的亲戚则是全都选择了给她介绍自家儿孙。

    这么看下来,她父族那边的亲戚介绍的人选可就和介绍人隔了一大层了,远不如她母族那边与她有着直接的亲戚关系。

    可他们有什么办法呢?

    同姓兄妹即使关系再远,在古人的观念里那也是不能成婚的。

    他们倒是也想过要不要把姊妹家里的儿孙带来,可问题是,姊妹家里他们实在挑不出合适的人。

    不是年龄不合适,就是长相、性格或者才学方面有短板,这种人就算千里迢迢带到京城,文六娘肯定也不会选。

    与其如此,他们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费那个劲儿,也免得被文六娘指责他们选人都不用心。

    文六娘不知道的是,其实在过来京城之前,她的这些亲戚就已经对各家推荐过来的人选进行过初步筛选了,参选的少年、青年之多,一点儿不亚于前段时间谢渊选妃_(:3」∠)_

    也是多亏了这些人都不是住在京城的,不然就他们的这番举动,文六娘就得平白给御史们多添一笔业绩。

    可就算如此,他们这操心出圈儿了的保媒拉纤之举,也还是让文六娘十分无语。

    只是还没等文六娘本人表态,生怕被对方抢了先的她的父族亲戚和母族亲戚,就当着她这个当事人的面,你一言我一语的吵了起来。

    他们争吵的内容,在文六娘听来既陌生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