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克夫小夫郎 第129节(1 / 2)

第二天晌午一过,赵春花通知人手,傍晚约有个四五点时,先码了十人,开始摘了,到天麻麻黑时,装了三车的货,约有两千斤。

    曹罗要送桃花镇的,照旧是后半夜走。

    “给你们算半日,七文钱——这一天都没干完呢,这才几个时辰。”赵春花把话说清楚,别掰扯什么一半那是七文半,咋滴她还给掰一半铜钱不成了?

    给七文都算是郎君心地好了。

    这一日,妇人夫郎们真领到了工钱,七文钱攥手里,天麻黑急急走在路上赶紧回家,到了家,钱掏出来给大伙看。

    “齐家真给发了工钱,不是骗人的。”

    “这才干了多久咋就给七文钱。”

    “齐家郎君心地好。”

    “那你之后干活要更勤快一些,别偷懒。”

    “娘,我才不偷懒呢,想要干这份差事的都等着,就想我们谁要是偷懒,人家齐家不要了,她们好补上来。”

    王大壮的妹子也去摘草莓了,她大嫂就问:“累不累?快歇一歇,吃个饭,我们都吃过了,给你在锅里热着,我去端。”

    “嫂子我自己去就成了,你今个也下田了。”王妹子自己去端饭,是摸黑了吃完的,跟着家里人说:“其实摘草莓挺好玩的。”

    什么好玩,那是赚了钱,自然好。

    后半夜曹罗带车队去了桃花镇,赵婶同去。第二日第三日齐家没喊摘草莓的。第四日时,吴掌柜带着车队来了,傍晚时到,刘妈妈梅香招呼车夫歇息吃饭这些事宜,蕊红跑腿去通知消息了。

    “明日摘草莓,大早上鸡叫第一声来。”

    蕊红挨家挨户通知消息,因为都是齐村、王村近一些,天没黑,她就通知完了。

    这一夜姜二苗、寇长峰也到了齐家,跟着他要带的队车夫先介绍介绍,认了脸熟,吴掌柜给码的车夫都是去过长明镇、福宁府县的。

    骡子马儿夜里吃好粮草,休息的休息。

    岑越还在想保鲜问题,他能想到的就是冰,可夏日用冰的话那就是要硝石——这个他一时半会在哪里找,所以只能紧着眼前来。

    绒绒草是筐是格子打底,之后是木框,木框外用麦秸秆扎着围一圈,再用棉被裹着,给棉被打湿,却不要到滴水的程度,看能不能降降温——

    岑越这几日还用灵泉水给绒绒草上过了一遍,晾干后装草莓,不过这个效率低,一时半会看不见什么成效。

    第二日鸡叫第一声。

    休息了几日,王妹子还想着齐家啥时候要人,没成想今个都过去,早上鸡一叫,不用人喊,王妹子一骨碌爬起来,穿了衣裳扎了头发。

    “二妞快快,路上拿着吃。”王母见闺女擦洗了脸,便给闺女怀里塞了馍馍。

    王二妞看怀里馍还混着白面,这是她哥这几日下田累才吃的。王母说:“你今个起一大早,干一天的活,也得吃好,快吃吧。”

    又给闺女手里递了个蛋。

    王家王大壮夫妻要下田,寡母王母在家做饭收拾屋,她腿现如今能走了,只是邹大夫说了,不能再干重活压着了,不然以后要瘸、要废了。

    王母就不敢如此,真废了腿走不动道,那就是拖累了孩子们。

    “知道了娘,我去了。”王二妞揣着馍和鸡蛋出了门。她前脚走,后脚大哥大嫂也扛着家伙什下田去。

    王二妞到的早,在齐家草莓田头,还有两个婶子,一块是啃了饭,吃到了一半,陆陆续续人都跑着来了。

    蕊红梅香也到了,现在就是分田地分任务。

    交代完,各自开始干了起来。

    一个时辰一歇,田头敲锣,喊人来歇,还有消暑的薄荷叶子水能喝,休息一盏茶功夫,继续干,如此到了晌午时,有男丁来装车,货没齐,先运到轿厅保鲜上。

    晌午有送饭的,是糙米饭大炖菜,王二妞在里头吃到了鸡味,还有肉呢,饭是管饱的,一碗下去不够了还能添。

    吃过饭,这会歇息的久了些,才敲锣继续干。

    一直忙活到傍晚,王二妞听见敲锣声,她记得,那个管事叫蕊红,说货码齐了,可以吃饭了,傍晚饭是绿豆杂粮稠粥和馒头,香油拌的咸菜。

    可好吃了。

    吃过饭,蕊红发了工钱,一人十五文钱。

    “来三个人收拾锅碗。”梅香喊说。

    有人不做声,王二妞记着齐家好,倒是不急着回去就举手,有了她举手,又来了两人,等三人把锅碗都收拾干净,梅香给送了草莓。

    “都是些不太好的,有些虫叼了个眼,有的压过了,不过自家吃能吃,你们带回去吧,不能久放了。”梅香笑着给三人。

    王二妞擦了手,不知道接不接。

    “拿着吧,我们郎君吩咐的,不能让你们白洗碗收拾。”

    三人这才接了。

    这一天码的货是二苗去长明镇、福宁府县的量,统共六千斤左右,工人们在地里摘,岑越、姜二苗就指挥装箱,保存,登记在册。

    到了傍晚天黑时,姜二苗寇长峰带着大黑凭着夜色出发北上了。

    “梅香。”岑越喊人。

    梅香立即跑来了,岑越说:“明日你和蕊红再点二十人,这二十人不着急,等我命令,到时候四十人一起摘一天,估摸要个两三日,你先记下。”

    “知道了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