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北宋有点怪 第283节(1 / 2)

这个北宋有点怪 翔炎 1989 字 6个月前

众官一想若真这么做,民间的舆情汹涌,顿时觉得头皮发麻。

    杨家的声誉向来极好,这次兴庆府失守,杨家独子下落不明白一事早已广为人知,可谓是一家英豪忠烈了。

    家里就剩下两个寡妇,别人不愿意上战场了,再去逼迫,情何以堪。

    当下百官心中戚然,讨论纷纷,然后他们认为不但舆情要考虑,陆真人的意愿考虑。

    本来陆真人就已经看不起朝廷百官了,出了这事更是……现在连杨家人都接走了,再来这么一次,难不保陆真人愤极,到时候投奔北边契丹,那事情就麻烦大了。

    他们议论纷纷,说话没有什么顾忌,却没有注意到,站在人群后的狄青,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色,似乎某种观念被扭转了一样。

    原本他们还想着靠陆森配合杨家,御敌西安城外的,这么一来,已经没有适合的人抗下这次的危机了。

    等等……倒也不是没有!

    这下子,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狄青身上。

    老狗生蛟角的传闻已经不攻自破,甚至都自己跑来上朝了,也不称病了。

    曹太后把视线移过去,已经有点点微胖的脸上带着些期待:“狄卿家,看来我大宋的安危,全系你一人身上了。”

    狄青早料到会这样,在听到杨家两个女人消失的时候,他不猜到了现在的情形。

    特别是刚才听着众人讨论,他内心更有种想通了的舒畅感。

    他内心中带着幸灾乐祸,但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缓缓站出来,抱拳说道:“禀太后,这事微臣亦担不下来。”

    这下子所有人都议论纷纷了。

    欧阳修,晏殊等人看着狄青,表情都有些凝重。

    他们突然便明白了,现在的狄青,似乎已经想通了,不再受文官和朝廷随意摆弄了。

    可以这么说,狄青能走到现在,最要感谢的就是庞太师的知遇之恩,以及宋仁宗赵祯的信任。

    现在庞太师称病不上朝,赵祯已长眠,原本的狄青对朝廷,对文官还是有足够敬畏感的,但这段时间受到的暗中逼迫,那种深藏在朝廷暗潮下无穷无尽的恶意,一直扑向他,想把他吞灭。

    他只能被动应对,这是出于对庞太师,对先皇的感恩。

    但昨日陆森只用了两个石像便把这些文官所谓恶意给打破,现在又听闻到陆森把杨家给转移走了人,他便明白,自己确实做错了,在为人处世上,他其实还不如杨家两个妇人来得大气。

    女人都不怕朝廷,被欺负到极点了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自己一个大男人,为什么不行!

    狄青很聪明的,否则做不成名将,但他有心病,所以一直不敢在朝廷上施行自己的‘战术’。

    官场如战场,战场上的战术技巧,也是可以用到官场上的。

    在听到杨家人消失后,狄青的内心是震惊的,并且在短短一柱香不到的时间内,他的心态就已经出现了变化。

    看到狄青似乎也没有统兵御敌的意愿,曹太后急了,问道:“现时大宋,这天下,除了狄将军,还有谁敢称名将?你不必再自谦了。西南厢军不够的话,可以再抽调二十万东边的厢军给你。”

    狄青摇头:“禀太后,不是微臣不愿意征战沙场,而是光靠厢军,打不赢西夏人。”

    厢军什么战力,狄青会不清楚?

    他征战西南,为什么会花了数年才平定战患,就是厢军不堪大用,他还得先练一阵子后,才上战场,然后边打边练兵。

    而且就这样,战损率也特别高,老兵几乎都被打完了,补充过来的新厢军,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

    西南的百越蛮夷,本质上是多部落协同战斗,事实上的一盘散沙,都能打成了这样。

    就别提和纯粹全民皆兵的西夏人作战了,那绝对会像是肉猪一样被西夏人随便砍的。

    根本没有练兵的机会,对方直接大军强势压上来。

    曹皇后毕竟也是出自将门的女子,她叹气道:“那本宫可调派禁军十万人给狄将军带走,可行?”

    狄青还是摇头:“至少二十万,并且要有足够的粮草,以及不打乱我部署的监军。”

    这话一出,百官便开始议论纷纷。

    一个老言官出列指着狄青的鼻子骂道:“此事不成体统,若是监军没有指挥权,你狄将军想要带兵回转汴京了,届时如何?”

    当年后周世宗柴荣多相信赵匤义啊,也是几乎将所有兵力相让,结果出了什么事情谁都明白。

    所以言官话里暗指的就是这事。

    由于前年攻略西夏,被王介甫摆了一道,大量能打的士卒枉死,造成西北战力空虚。

    若是能守住兴庆府,再休养数年,倒是能重整战力。

    毕竟士卒是需要征召和训练的。

    这都要时间。

    但谁知道司马光过去,又把兴庆府给摆了一道,现在西北方就是个大窟窿,什么蛇狗鼠狼都能从那个地方钻过来。

    要想堵住,没有足够的兵力是不行的。

    然而现在能打只剩下禁军了,并且禁军数量只有二十五万左右,给二十万狄青,只要他有点宋太宗的志气,又是一次皇袍加身。

    所以这次言官的指责,朝廷上所有百官都是认可的,也觉得他说得对。

    以前的狄青也是这么认为,甚至为了避嫌,他甚至会把姿态放得很低,低到卑微的程度,然而这次不一样,狄青就在短短一柱香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心理变化过程。

    面对着言官的指责,狄青不卑不亢地说道:“李司言,你说得对,我可以不带禁军,但我也不敢保证可以一定御敌于西安城外,朝廷下令,我自当听从,大不了马革裹尸,为国捐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