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一个签了卖身契的下人而已。
这段小插曲没人注意,只有谷坤能感觉到自家兄弟沉默了不少,整日里只埋头干活。
方方正正的大仓库很快建成,按照叶渔的要求,连家兄弟特地隔出了块地方砌成了大通铺,一个屋子可住五六人。这屋子没弄很大,因为后面还有仓库,到时候还可以另外再住几人。
叶渔只负责提供屋子和饭食,至于屋子里的东西就由他们自己折腾。岛上木头藤条都有,就看谁的手巧了。要是有那能自己建个树屋的,叶渔也不反对,这些人其实比他们自己想像的要自由的多。
四天后,玻璃罐子里的桂花已经泡好,透明的酒精已经变成了桂花的颜色。叶渔将桂花都过滤掉后,剩下的液体香是香但酒精味道还很浓,所以要加入干桂花再泡上几日。
这东西做出来简单,所以她这几日的心思都放在了胭脂和香粉上。
县城的店铺售卖的妆粉多是用米粉或铅粉所制。虽然很白,但桑姐姐说了铅粉对人脸伤害很大。叶渔查了那边的做法,用料很多,有用干花粉,滑石粉,珍珠粉等等。
她反正时间多的很,买了一大堆东西自己窝在小屋子里做。
胭脂和口脂非常容易,她已经成功了好几个方子,做了桂花玫瑰和栀子的香味。口脂毕竟是不小心就会入口的东西,她没用什么花粉,就保留了山茶油淡淡的清香。不过她学会了调配颜色,大红玫红橘红都做了几支,还有粉粉嫩嫩的淡红色,做出来时她太过喜欢决定私藏自己用。
等她闷头做了一堆东西出来时,先前泡的桂花也差不多了。这回再滤掉桂花后,瓶子里的液体已经变得非常漂亮,且已经没了酒精的刺鼻味道。滴一点在手腕处揉开,只有扑鼻而来的桂花香气。
不浓不淡正正好,仿佛带了桂花香包在身上一样。
叶渔找出小瓶子将它装好密封上。有手机这个神器在就是好,她就不用再跑去县城里再定做一堆小瓷瓶。而且手机里有好多好多的店家,卖的瓷瓶玻璃瓶和胭脂盒子既漂亮又便宜。直接下单购买两三天就送上门,坏了还给赔偿。
她想,大概没有人会不喜欢用手机网购吧,真的是太方便了。
整理了下最近十日的成果,叶渔露出个满意的微笑来。她把那些瓶瓶罐罐都装进了一个看起来就非常名贵的妆匣里。这个妆匣也是在手机上买的,才十几块钱。桑姐姐说这是什么塑料做的,不值钱。可她觉得这匣子却是精致的很,全身是一种很清透的绿色,外表还雕刻了一片栩栩如生的丛林景象。
怎么看都名贵的很。
不过她也习惯了,很多在桑姐姐看来很廉价的东西在自己这边都能卖出天价。要不是自已无权无势,那边那么多的好东西她肯定会大胆拿过来卖的。
“阿渔,你忙好了吗,有空出来试试新衣裳。”
听到秋姨在外头叫自己,叶渔忙收拾了下走出去。
如今正是八月初,天气已然变热,手工小屋为保私密性,只有一扇窗子难免闷热,她一天要换上好几身衣裳。
“来,去试试这套,用麻布做的。天热穿麻布做的衣裳更凉快,也耐脏。”
沿海渔民们几乎家家都是这样。叶渔感觉自己好长时间没穿过了,看着还挺稀罕。
她直接拿着衣裳去了屋里换上,一边换一边想着桑姐姐她们那边应该也热了。不过她那边有空调,屋子里照样会凉悠悠的。
空调……
叶渔羡慕的直流口水。虽然现在自家也用上了电,也买得起空调,可她还是用不了。
第一是不会安装,不会调试,第二嘛,听说那空调外机要放在屋外才行,那太招人眼了。反正自家是用不上空调了,只能没事到小云岛的屋子里去享受享受。
换好衣裳的叶渔先去里面的屋子里查看了下岛上的监控,石头叔很聪明将那买来的十人分成了两队,如今一队在跟着连家人砌仓库,一队人负责照料花田。
她仔细观察过几日,买来的那几个汉子干活都很不错,没什么人偷懒。算账的老人家年纪在那儿也不能强求,反正他不把账给算错就可以了。
另外家里这个小竹,很得阿娘和秋姨的欢心。自己和二丫没时间陪她们的时候有这丫头在她们也不会太寂寞。
不过人还是太少了,岛上这么大呢。
“阿娘,一会儿我要去趟村里。”
“去村里干啥?”
“嗯,去福花婶婶那儿坐坐,顺便看看村里有没有合适的姑娘。现在工坊还没有建成,但我可以先带几个徒弟出来,这样日后工坊建成后她们就能直接带人,不用我再一个个去教了。”
徐氏觉得有理,没再说什么,问了不需要自己陪后便又跟着连秋去玩那个消消乐去了。
叶渔没有一个人离开,带了谷坤让他来划船,过了一把老爷的瘾。
她下了船后没有马上去福花婶婶家,而是自己在村子里慢慢转悠。
如今她的脸已经治好,气色也养的十分好,加上手里有钱,哪怕穿着麻布衣裳也没人敢小瞧她。村民们见到她都会笑着同她打招呼,热情的邀请她到家里坐坐,她都以有事要忙拒绝了。
从海滩边进村,穿过了几栋屋子后,她在一个低矮的破旧院子前停了下来。
院子破破烂烂的,门也颤颤巍巍。里面能听到大人在一声声咒骂,还有藤条打在衣服上的声音,就是没有呼痛声。
这家的姑娘是个哑巴,也是她的第一个收徒人选。
第158章 收徒
叶渔从小在这村子长大,虽然因为脸上红斑的原因没什么朋友,但叶海疼妹妹,总是会搜罗村里各种小道消息给她解闷。所以她也知道村里有那么几家的孩子过的比她还不如意。
就像眼前这家。
主人家也姓叶,算起来和叶渔也带点亲戚关系,不过也只是名义而已,平时村里阿爹遇上也就点头打个招呼而已。
他们家人丁少,夫妻俩成婚十五年都没有孩子。后来不知从哪儿抱来了一个,说是买的娃。
这年头若长久生不出孩子,是有买个孩子来带子息的习惯。这家人运气也好,女娃娃买回来的第三年就生了个儿子出来。
先头说女孩是买来当女儿的,生了儿子后又说那小娃是童养媳,后来发现女娃是个哑巴顿时感觉自家亏的不行,对她非打既骂,反正小姑娘从小就是被磋磨着长大的。
自己和她比起来挺幸运的,好歹还有爹娘大哥护着,骂受了不少,打却是没挨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