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传言(三)(2 / 2)

    仅仅是传闻便让皇上对于几位将军产生了疑心,如果真的有人依着传闻在朝堂之上提出来的话你们说皇上会不会否决?或者说敢不敢否决?”

    李林甫思索了一番,道“那岂不是让皇上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若否决了那些个手握重兵的将军会作何感想,若不否决只怕这些将军的权势会越来越大,对于皇上来说亦是心头之患”

    “诸位大人放心,前有本官放出的传闻作铺垫,只要有人在朝议之时提起此事,皇上就绝不会轻易推脱,换言之摆在皇上面前的只有封王的一条路,那也就意味着各位大人为皇上排忧解难的时候到了。”赵高略有深意的看着几人说道。

    蔡京等人几乎是一瞬间便明白了赵高话中的意思,如果嬴政要封几个将军为王,那自然要提前想办法对诸王进行约束,以免封了异姓王候反倒对自己造成威胁。

    而几位将军所能带来的最大威胁便是他们手中的兵权。

    想通了这一点,厅堂内顿时又陷入了一片静谧之中。

    褫夺兵权,在皇权与臣子之间历来都是一种危险的动作,轻则自毁长城,便宜了敌人,重则

    “几位将军的兵权过重,应当削一削了。”严嵩开口打破的安静的气氛。

    众人都点了点头,但又都觉得这说的跟句废话没什么区别。

    “那严大人以为应当如何呀?”赵高笑着问道。

    “这个。。”严嵩尴尬一笑,“下官愚昧。。这个还得看各位大人的高见。”

    赵高微微点头,然后看了一眼一旁的孙富,瞧着他似乎有些主意的样子,便开口道“孙老弟,有话不妨直说。”

    “各位大人,在下倒是认为若皇上要封诸位将军为王,则兵权必不可削,至少暂时不能削。原因在于此时削弱兵权无疑有飞鸟尽良弓藏的嫌疑,二来正如赵大人所说,我大秦虽然中原稳定,但四方仍有外患,削了兵权又让诸王凭什么去镇守四方?”孙富分析道。

    听了孙富的话,众人包括赵高都觉得十分在理,并等着孙富继续说下去。

    孙富接着道“不过可以变相的削诸王的兵权。”

    赵高露出了欣然的笑容,道“如何?”

    “控制军饷粮草军备即可。”孙富道。

    之后几人又商议了良久,最后赵高总算是露出了疲态。

    “那么,诸位大人,知道该怎么做了吧。”赵高有些疲惫地道。

    蔡京,李林甫,严嵩等人相继点头。

    “那么今日便到此为止,散了。”

    蔡京等人走后,赵高也随着夜色,蹬上了马车离开了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