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443节(2 / 2)

    他今日能到清宁殿求着皇上不许我到南境战场,来日一样也可以。

    他能阻止我一次,我屈服了,认可了,他就能阻止我一辈子。”

    徐冽咬紧了牙关,腾地站起身来:“从今日起,徐冽便是有兄无父之人。”

    他深吸口气,缓了一口气:“有件事情,恐怕还要麻烦你。”

    成荣有心要再劝的,但是徐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摆明了是一定要跟徐照断绝父子关系的。

    虽说从古到今,也没有这样忤逆亲爹的不孝子,等到传出去,事情闹开,京城里又是一场风波,而徐冽他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被扣上个不孝子的骂名。

    那些人可不会体谅他,只会觉着徐照可怜。

    徐冽今后的路,只会更加艰难。

    成荣抿进了唇角:“什么事你只管说吧,能帮的我肯定帮你。”

    徐冽先道了声谢,起身踱步往书桌前去,铺纸研磨,不多时洋洋洒洒写下一封信来,又拿信封装好,再回到正堂,把那信封往成荣面前一递:“替我送到统领府,交给大统领,这是我的决心,自这一刻起,徐冽与统领府再无瓜葛,与他徐照,也不再是父子血亲。”

    那信封烫手一般,成荣一时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照理说,这个帮他得帮的,徐冽现在是走到难处,肯来找他,是打心眼里真的认定他这个朋友。

    但是这种忙……只怕事后他少不了一顿好打。

    成荣一咬牙,把心一横,接过信封:“那你呢?打算住在京城,还是……要不然你回天门山去吧?你师父一向疼你,知道了这样的事,也断然不会不收留你的。”

    却不想徐冽一味的摇头:“后面的路要怎么走,我暂时还没有想好,所以来找你,少不了得麻烦你一场。

    大哥临时给我准备的行囊包袱,他也挪动不了公中的银子,他跟我四哥两个人给我筹了这么三十多两的银子叫我带着傍身的……”

    “咱们之间就不用说这个了。”成荣立时明白他要说什么,笑着摆手打断徐冽后面的话,“你先住着吧,想想今后有什么打算,横竖我爹一向不大管我,我手头从来富裕的很,别说是在这里住一个月,那就是要住上一年,我也出得起这笔银子。”

    他见徐冽唇角隐动,自幼一起长起来的人,太晓得徐冽的脾性,诶的一声,都没等着徐冽开口,就已经先拦了徐冽:“你也不要跟我说什么还不还的话,太生分,我又不缺这点儿银子使的,你真开了口,咱们兄弟可就没得做了。

    不过……这封信我替你送回去,你的下榻之处,要是你大哥问起来,要不要告诉他啊?”

    徐冽眸色一沉,摇了摇头,有些瓮声:“徐统领的脾性,知道大哥把我放走,少不了一顿好打。我大哥恐怕眼下要养伤,也顾不上我,就算要问……”

    他的犹豫真的只有一瞬间,隐在袖口下的手掐进了,关节处隐隐发白:“别告诉他了。”

    “六郎……”

    “他不知道,对他反而是好事,否则大统领总要再三的逼问,而且我大哥那个性子,等他养好了伤,一定会想办法来看我过的究竟好不好,就算能忍住不来,总要私下里去找你来问我的近况。”

    徐冽倏尔抬起头来,目光灼灼望去:“你把信送去统领府,也不要提起我的下落,就说是我离开统领府后找上你,跟你借了几百两银子,留下这封信让你帮我转交,然后就离开了都督府,至于去了哪里,连你也不知道,也省去你许多的麻烦。”

    可是如此一来,徐冽就是真的要跟徐家的每一个人都断了来往了。

    包括他的两个哥哥。

    成荣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却还是听了徐冽的,捏紧了手上的信封,咬着牙关说了声好:“那就听你的,我一会儿就到统领府去送信。”

    第382章 徐冽篇之三

    徐照接到那封信,是在那天黄昏时分。

    成荣送信之前特意跟他爹交代过,不过徐冽的下榻之所,他给隐瞒了。

    他爹点了头之后,他才往统领府把东西交给徐照。

    但是成荣其实也有点儿虚。

    他虽然不是个纨绔,可是面对徐照这种久经沙场又统领禁军多年的人,他还是打心眼里就有点儿发憷。

    要在徐照跟前撒谎,他怕他撑不住。

    所以留下那封信之后,就匆匆离开了统领府。

    徐霖再找上他都已经是后话了。

    徐冽在上京一待就是三个月的时间。

    那三个月里,他出入都会戴上那个帷帽,遮挡住自己的脸。

    昔日里风光无限的徐家小郎君,出门上街都是掷果盈车架势的人,如今却连真面目示人都不敢。

    因为他做了叛家之人。

    徐照做事也是狠绝的,战场杀伐历练出来的铁血手腕,他一旦做了决定,就不会给彼此任何余地。

    在接到徐冽留下的那封要跟徐家断绝关系的信之后,他便放话出去,以至于短短三日光景,满京城就没有不知道的。

    世上再无徐六郎。

    没有人知道徐冽的去向,那些日子里徐冽走在街上,偶尔会听见几句惋惜感慨,更多的是对他的指指点点。

    原来他曾经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徐家。

    成荣又来了。

    徐霖痊愈了,徐照也好像放下了这件事。

    整个徐府从上到下,再也没有人敢提一句六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