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百姓最恨此等贪腐,尤其是贪墨粮食的官员!
明朝。
朱元璋也最恨这样的硕鼠。
他对贪官的手段那是极为残酷暴戾的,的确也震住了一大批人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他也狠狠的往地上呸了一声:“这等表面
上伪装成节俭清廉,实际上却大肆搂钱的人最是可恨!”
就该被剥皮点天灯!
朱棣也道:“伪君子往往比小人物更加可恨,而且杀伤力更大。”
两父子同仇敌忾,朱元璋赞许的看了他一眼。
但朱棣其实心中却隐隐飘过一个想法:“若只是依靠着残酷的惩罚手段,能否真正的让吏治清明、官员廉洁?”
唐朝。
同样被仙画点名的李世民不自在的清了清嗓子。
贞观群臣们忍不住也清了清嗓子。
殿内响起了一阵此起彼伏的声音。
李治:“……”
最终,李世民嘟囔了一句:“怎么就是偷懒了?这政策明明就执行得挺好的。”
躺平摆烂他听不懂,但想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词。
李二凤不服气。
瞧瞧朕的含嘉仓!
粮食满满当当!
还有各州县的常平仓,不都运转得好好的嘛!而且绝对没人敢做出调包和贪墨仓内粮食的事情!
朝廷还节省了一大批保管费,多好!
魏征一看陛下的神色就能大概知道他在想着什么,叹了口气,他站出来道:
“陛下,义仓之策放在盛世自然可行。但时日一久,若是遇上不好的年景,甚至是……乱世,”一提到这个词他的脸色就更黑了,“恐怕义仓的设置的确是无法发挥作用。”
不能因为盛世的太平表象就看不到里面的问题啊!
李世民立刻想到刚才的安史之乱,心中情绪立刻冷却,怒气值又回来了。
天可汗的威压在这一刻变得极为可怖。
“朕明白了,你放心。”他淡淡道,“且看这刘晏的应对之法。”
这段里面唯一让他觉得有所宽慰的就是刘晏的存在。
他大唐人才辈出啊!
……
【到了唐中期,刘晏接手了帝国财政,他一合计,这样下去不行。】
【还是得改!】
【这事儿,还是得交给朝廷来主导。】
【刘晏做了一个方案,他在桑弘羊的均输制度上做了一些调整,让它变得更好操作。】
【首先,他保留了地方上常平仓的存在,但是粮食什么时候出售,什么时候购入,甚至是什么价格,都需要听朝廷的指派,不能再让地方官员们乱来了。】
【而且,还有个很妙的地方,那就是卖粮食得到的钱,必须换成同等价值的特产。】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呢,下面的人就有那么一些实际的操作空间。】
负责常平仓的几位官员正在看着挑夫将库里面的粮食给挑走。
“官爷,整整两万石,已经清点好了。”
“行,那画个押吧,钱货两讫。”
前来交接的商行负责人在文书合同上按下自己的指印。
接下来,仓库里的小吏们开始搬运银钱。
一位官员叹口气,对自己的顶头上司道:“这些钱又得全部换成物品,刘尚书一句话,倒是折腾我们这些底下办事的。”
这是户部新出的规矩,所有的卖粮的钱都需要在当地换成同等价值的特产,再将特产运回到京城。
主官倒是眼角带笑,正色道:“既然上头有吩咐,那就好生做是。”
那官员应下,又忍不住好奇:“您说,这么多货品发到京城去,户部能够及时的发往各地售卖吗?”
主官道:“你这是忘了他刚疏通的漕运了?都不用运到京城,直接通过漕运运到需要的地方去就行了。咱们这位刘尚书啊,可聪明得很呐。”
待主官回到家中,他忍不住又对亲信的家人提起了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