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欢 第158节(2 / 2)

再生欢 八月薇妮 1915 字 6个月前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王木木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kikiathena 3个;ajada、nicole、guaiguaima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这个人有点怪 90瓶;啊噗噗噗、风中杜鹃327 20瓶;天雷震震荡、别告诉他 10瓶;吴家大仙、陈陈乘秤、粥粥无能 5瓶;小小、11258698 2瓶;hupoguang、小新wyling、苏苏、41723680、啊怡呀 1瓶;

    第94章 新的加更君

    ◎不举之症,清水明玉◎

    杨仪屏住呼吸, 回头看看还在厅内听曲的俞星臣。

    每次跟他照面都叫她倍感不适,何况还要一起往京师。

    如果在这里一走了之,正合心意。

    前方灯火幽微的岸似乎在召唤着, 就算是面对未知,也比跟俞星臣同在一船更叫人向往。

    杨仪不由自主往搭桥方向走去。

    就在她即将到了船舷旁之时, 船厅内隐约是俞星臣的声音:“夜路难行, 江边水冷, 你身子又不是很好……”

    杨仪猛然止步。

    俞星臣却继续说道:“难为还惦记不弃, 竟亲自前来一见。”

    她无意识吐了口气, 这才意识到他所说的另有其人。

    就在杨仪将转身还未回身之际,目光游弋,她无意中却发现在旁边花厅外间一侧, 船舷阴影里,有身影悄然而立。

    此时杨仪陡然明白,这里并不是什么无人看守, 俞星臣哪里有这样粗心大意, 只是明面上宽松懈怠而内严罢了。

    厅内花娘停顿, 只有琵琶曲还在继续。

    一个轻若无力的声音说道:“你若肯上岸,到我府里一坐, 我自然不必特意走这一趟, 你偏不肯。那就只能是我来了。”

    俞星臣淡笑了两声:“并非不领盛情,委实是行程赶的急, 不便耽搁。请白兄见谅。”

    大概是得了俞星臣的授意, 那花娘扫了扫琵琶, 继续唱道:“将近清明了, 花蕊头儿不见生, 此际将开也, 这等迟得很。”

    余音袅袅,甚是动人,那一句“将开也,迟得很”,依稀透出几分眷恋惆怅之意。

    俞星臣道:“这曲儿虽是常见,难得唱出了别样韵味。”

    先前那人道:“你只觉着这些浓词艳曲不上台面,殊不知个中有真味道。”

    此刻,那花娘站了起身,向外退出。

    另有几位乐工上前,正欲弹奏,俞星臣道:“不必,都且退下。”

    众乐工各抱乐器,退出外间等候。

    那白兄忙道:“怎么不听?这一班可是我亲自调理出来的,尤其是新加入南边的芦笙,乐调大有不同,是我的得意之作,别处是听不到的,因你不去,才特意叫他们来,不听岂不可惜。”

    俞星臣道:“兄也该多用些心思在自己身上了,整日钻研这些奇技淫巧,亏了身子,这般年纪若有个好歹,岂不是舍本逐末。”

    那人笑了:“我这身子……无非是这个样子,也不能再如先前一般整日秦楼楚馆的流连,已经改了很多了,你只管放心。何况家里娇妻美妾,又才得麟儿,我也是收了心,不去干之前那些营生,要不然,今晚上哪里只带一班乐人,怎么也要弄几个美人儿来尽欢才成。”

    杨仪听到这里,十分刺耳,只觉着夜风之中都突然多了些脂腻粉浓之气。

    既走不了,正思忖还是回舱内去罢了,岸上却突然有脚步声响。

    一道人影从搭桥上,身形轻快迅速地走上来。

    杨仪顺势装作看光景的,往旁边退开半步。

    那人却正是灵枢,还没上船就看见杨仪在此,正欲行礼,厅内俞星臣却扬声:“怎么?”

    灵枢只得先向着他回道:“大人,之前要的东西,才去拿了回来。”

    此刻,几个挑脚汉子分作两班,抬着一个木箱,一个大瓷坛子似的东西,自甲板搭桥上走了上来,那搭桥在他们脚底晃晃悠悠,似乎震得船都要摇晃起来,他们却如履平地,丝毫不以为意。

    杨仪看的眼晕,便退到栏杆边上不去打量。

    里头俞星臣便没出声,那个人却问:“贤弟要的什么东西?怎么不跟我说?叫我去弄岂不便宜好些。好生见外。”

    俞星臣笑道:“也没什么,无非是些药材……之类的。”

    “药?你可是哪里不适?”

    “非也,是给他人所用。”

    杨仪听到这里才又看向那木箱跟瓷坛,莫非这是给她的?之前她确实询问过灵枢,可如果找不到,只当就算了。

    此时灵枢见众人把东西搁放妥当,便进内禀明。

    不多会儿出来,见杨仪已经到了船舱口上,他便行礼:“先生,大人请您过去略坐片刻。”

    杨仪冷笑,她跟俞星臣少见一面是一面,还要上赶着去找不痛快不成。

    灵枢端详她神情便知道不肯,默默地加了一句:“席上的人也是杨家的世交……是先前在京城太常寺里任太常博士的白淳大人。”

    杨仪听是世交,尚且无动于衷,直到听见这个名字。

    前世杨仪对家里的人情来往并不上心,所知所闻多半都是丫头婆子们嘴里听来的,在后来进了俞家,为日常交际,才学着“融会贯通”,可今日这人言语放诞不羁的,她可不记得有什么这样的世交,何况也跟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