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902节(2 / 2)

    只是讨厌不能让一个人变得没实力。这是最坑的事儿了。曾万宁心里面必须承认,谢同学有能力救人救刘老师他们。

    相反,他曾万宁没能力啊。

    “医生,曾医生。病人要的曾医生在哪里?”

    曾万宁全身抖如秋风落叶了。

    当医生如果没能力的话,是会很怕很怕被人呼唤的。

    他不行了,打个电话再给谢同学求助下。

    掏出手机,急忙拨号打过去,不管谢同学是不是在救其他病人了。

    几声嘟嘟后,一个童音接起了电话问他说:“这是漂亮的手机,你找谁?”

    啊?曾万宁惊掉魂,为什么是个小朋友拿着谢同学的电话。

    “漂亮跟救护车走了,在救人。有什么事你先跟我说。”拿着漂亮姐姐手机的曹致乐小朋友态度很端正地说道。

    他未来要像爸爸叔叔爷爷奶奶太奶奶他们一样当医生的,所以,刚看漂亮走的时候他忍住了没跟着走,要留在这里陪太奶奶继续救人。

    “救,救——”曾万宁对着个小朋友不知说什么好,难道他要给这小朋友跪下来求着帮忙救他和刘老师。

    “你要找漂亮救人是不是?可她目前没空。你可以找其他医生的。”曹致乐小朋友向他建议。

    除了她,可能没其他人能救刘老师了。曾万宁内心里有这个预感。

    刘慧那边由于不让截肢,救援人员迟迟很难很快把她从废墟下弄出来。等到把她弄出来时,是天亮的时间了。

    所有现场的同学本想欢呼着刘老师的手得救了。

    哪里想到现场医生说了句:“完了,坏死了。”不了解的人是可以怀疑谢同学可能年轻没经验怕她判断错,但你要知道,让病人截肢的话她放在心里不是她开口说的,说的人是曹奶奶这些富有经验的骨科

    大佬。

    人家骨科大大佬的判断要错的机率太低了。

    为什么说刘慧的手无论是否现场截肢肯定保不住。这要说到之前刚提起过的,这种压埋伤导致病人必须截肢除了挤压综合征大出血以外有骨筋膜室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有好发部位的,四肢的话集中于小腿和前臂这两个地方。

    第3344章 铁板钉钉

    这里先要提到小腿前臂的解剖结构与大腿上臂有个很重要的不同点。小腿前臂的这两个位置属于地双骨组成,双骨的解剖特点是骨与骨之间有致密的骨间膜相连,筋膜弹性小,筋膜室容量小。因此肢体被压肿胀后没有膨胀空

    间,不似大腿上臂组织较为疏松有比较大的“容错”空间。打个比方的话,可以简单理解为,四肢的组织好比桌子和桌子拼接,在小腿前臂里头,这种桌子与桌子的间隙空间小,受力一压桌子很容易被挤压到挤坏了

    。大腿和上臂的情况相反,桌子与桌子的间隙大,有比较大的空余和时间去承受压力。小腿前臂里头的组织承压值低,结果是容易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把神经肌肉血管等压坏压死了,肌肉坏死后释放大量毒素进入患者身体导致伤员死亡率很高

    刘慧受压的部位正是前臂。由于压她前臂的塌方物难以挪开,所以,骨科大大佬曹奶奶第一判断是迟早会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一旦到了骨筋膜室综合征晚期,想要救命,得及时截

    肢。真不如一开始截肢把人救出来。

    实际上,连比较学渣的曾万宁来到现场都能判断出刘慧的手保不住,原因在于刘慧说了自己的手被压到没感觉了。

    这是患者肢体神经被压坏压死的症状。

    神经被压坏压死了,患者进入骨筋膜室综合征晚期几乎是铁板钉钉。

    现场的医生判断后即刻说:“截肢截肢。”

    李永一帮同学代替刘慧喊:“不行的,我们老师等了很久坚持了很久就为了不要截肢,赶紧送医院去!”

    这些人,现场医务人员完全无语了。

    曾万宁捂着头想找地方躲了去了。

    对老师忠心耿耿的一帮学生拦着不让截肢,医生只好竭尽全力满足病人愿望把病人送去医院。

    “送你医院怎样?”李永他们征询曾万宁。

    曾万宁抬起脸猛摇头:别别别!到时候他会被领导骂死的。

    “不送你医院送哪里?”

    “送孔云斌那里。刘老师一直最相信孔云斌,他成绩比我好的。”曾万宁灵机一动想起另一个能甩锅的对象。

    运送刘慧的救护车就此开往仲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各大大型报社和地方电视台人力充足的早就安排人手在市内各大医院急诊科守株待兔。其中,仲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今晚成为大热门。谁让据说现

    场报道的两台堪称奇迹的急诊手术全是这家医院做的。被无数人夸的仲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己内部人员反其然是有点儿心虚。他们自己知道,做这两台急诊手术的主刀和助手其实是首都国协的医生不是他

    们的医生。早在接续第一台贾同学手术的骨科医生已经对现场的急诊手术医生很好奇了,在心里认定这几位医生一定为大佬。在周生儿子送到的时候,这些医生反正要下急诊接病人,跟着吧啦吧啦飞速赶下来一探大佬的真人面孔。

    第3345章 天灾人祸

    在一大片记者的追捧下,救护车到达了仲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室门口,病人紧接被紧急推入急诊室。

    护送病人到达的现场急救医生和这里的医生们要进行工作衔接了。“这两位是常医生和谢医生。”去了灾难现场的麻醉医生看到了下来急诊的骨科同事们,匆匆介绍起关键的国协医生组,“常医生据说是国协脊柱外科专家,

    谢医生是国协八年班学生。今晚的现场手术是他们两人做的,你们在电话里应该有耳闻。”“知道知道,常家伟医生我认识的。”带头的骨科医生自告奋勇说认识人,“常医生是郑医生的同学,来自郑医生的母校毕业生。我有听郑医生屡次说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