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
冯海潮不敢相信地扭头看向沈竹。
她还这么年轻,难不成医术比王随更加厉害?
要知道首都中医药大学并不是什么学生都能留校的,只有成绩好、医术优秀、而且在中医方面发表过受到大家一定认可的文章的人,才有资格留校任教,同时兼任学校名下中医院的医生,打一份工,领两分钱。
首都中医药大学名下的中医院还算出名,很多身份高的人退休之后都会在这里请人给他们当家庭医生,替他们疗养。
所以无论是曾文轩还是王随,他们都是真正有实力的人。
后来他们退休后没有留在首都,反而选择回到c市,让很多人都十分可惜,觉得他们错过了一个扎根首都的机会。
虽然现在讲究达者为先,而非用年龄判断对方的医术。
但就中医方面来说,一般情况下,的确是年龄更大的医生,医术会更好一些。
因为中医不像西医那样,对每一种病都有十分细致的划分,这是一个大部分都靠玄学和经验支撑起实力的行业。
只有极为妖孽的人,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超过多年老中医的医术和经验。
反正活了大半辈子,那种人也只出现在冯海潮听过的传闻中,而且最年轻的那一位也都三十多岁了。
像沈竹这样,十七岁还不满十八就能为人治病,成为一个有身份地位的人的主治医师的人几乎没有出现过。
另一边,沈竹和曾文轩相谈甚欢。
来之前曾文轩和王随一起给准备了三个方面的考题,第一个就是辨认药材。
他们特意去回春堂买了一些模样相似,但药效迥异的药材混在一起,让前来参加考核的人辨认。
然后就是中医基础望、闻、问、切,还有对症下药。
买药材需要特意跑一趟准备,但望、闻、问、切和开处方就比较简单了。
就以他和王随为病人,让对方把脉,说出他们现在身体的情况,然后给出他所开的方子。
至于准不准,还有谁比他们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吗?
大部分的中医是全科医生,什么病都会涉及到一点。
只要她能将他们身上的老毛病说出两种及以上,并通过诊断开出合适的药方,那就算她通过考核。
冯海潮他们准备的药材一共有十二种,切碎了混在一起,让沈竹把它们区分开来,并准确说出药材的名字。
他们本以为这会耽搁一些时间,没想到沈竹不到一分钟,就把那十二种药材挑了出来,而且每一种的名字、年份和功效,采摘和保存的方法,以及最常出现在的方剂都说了出来,简直比百科还要齐全。
在了解到沈竹和曾文轩相遇的故事后,王随突然想到了什么,突然问道:“之前有一个肩膀脱臼的老人到回春堂开药,那个给他方子的人是不是你?”
作者有话说:
完事!凌晨没有啦!我要早睡觉!
? 第43章
终于想起自己可以走程序的两个记者没有选择回家休息, 而是回到了电视台,进了领导的办公室。
这可是个大新闻,自然是越早发出去越好, 要是晚一点,怕是就被别人抢先了!
“你们两个不是去调查昨天见义勇为的事了吗?怎么这么晚还回单位来?找到人了?”
部门主任看了看手上的表, 五点多一点, 再过半个多小时就下班了。
记者这个岗位工作的时间比较灵活, 这俩平时虽然表现得不错, 但还不至于爱岗敬业到这种程度。平时被派出去采访,基本上干完上头安排的任务就直接回家了,他们有批条, 也不需要回单位打卡。
今天这都快要下班了, 这俩人还跑回来,实属令人意外。
“找到了, 找到了!”
两个记者一脸兴奋。
“找到就找到了,这么高兴做什么?”主任有点莫名其妙, “采访放我听一听。”
一般他们的采访都是以拍摄或者录音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再根据里边的内容写出新闻稿发表出去的。如果要上电视,那就从拍摄中截取能用的部分。
“我们还没采访。”
“没采访?找到人没采访,人家拒绝你们了?”
“没拒绝。”其中一个嘴快道。
“是没拒绝, 只是她骗我们说她不是救人的人。”另一个人幽幽地补充。
“你怎么知道她就是骗你们的?万一她真的不是呢?那视频那么模糊,你们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人的?还是说警察那边已经有线索了?”
“那也没有, 主要是运气好。我们在周围问了几个人, 就有人跟我们说,小河公园有个小姑娘天天在那里练武, 我们就想着过去碰碰运气, 谁知道一过去就看见她了。”
“倒吊在单杠上, 练仰卧起坐。”另一个人补充。
其实他也不知道那个姿势算不算仰卧起坐,毕竟只是定在那里不动,不过这不重要。
“她不肯承认就是我们要找的人,然后就离开了。但是我们通过对小河公园周边的走访,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确定她就是那天救人的人。”
“我觉得可以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了!”
主任看着这俩憨憨,像说相声似的,一个捧,一个逗,单位什么时候收了这样的两个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