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118节(2 / 2)

    “无嗣便无嗣,从宗室中择一优异者继承大统便是。”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礼部尚书跪下,痛斥皇帝胡闹:“圣上正当壮年,怎可口出如此有辱先帝之语,圣上在民间二十载,先帝日夜牵挂,苦苦寻找,臣以为,圣上应秉承先帝遗志,绵延子嗣其为一,为大局着想其为二,臣恳请圣上充盈后宫!”

    后宫之事,一般由太后皇后操心,在朝堂上公开议论此时,也是极罕见的。

    “……”姜昶无言以对。

    南玉山庄蒋氏族训,夫妻四十无后方可纳妾,他已有一女,便不算无后,况且,娶蓉娘时他就发过誓言,此生不二娶,即便小公主没有活下来,他也不会娶第二人。

    “圣上若不答应,臣愿死谏!”

    礼部尚书一脸肃穆,他有种莫名的自豪,自己议论的是关系到大乾千秋万代的大事,比什么水患、财政赤字、边贼袭城重要千倍百倍。

    一语掷地,礼部尚书抬眼悄悄打量圣上,见圣上依旧神情淡漠,他咬着牙,当真一头朝旁边的大柱子撞去。

    沈长林都惊讶了。

    与此同时,姜昶终于有了反应,他站起来,走了。

    临了幽幽丢下一句:“穆大人,柱子是撞不死人的。”

    满室哑然,接着有人反应过来,赶紧将躺到在地,撞得七荤八素的礼部尚书搀扶起来。

    姜昶说得没错,这个撞法看似惨烈,想死还是很难的,沈长林抱着手臂,非常贴心的说:“穆大人,要不您考虑一下其他法子,譬如白绫毒酒?”

    礼部尚书穆大人脸上青一片白一片,怒瞪着沈长林,然后咬牙切齿道:“圣上之所以如此,全被你等佞臣所蛊惑!”

    沈长林翻了个白眼:“我听闻穆家有两位适龄女子,如今正在家中受宫规教诲,还是花大价钱请的宫里老人,另外,还请了平昌人教学平昌话,穆大人口口声声为皇上着想,我看,你是想为家族巩固富贵吧?不然,为何圣上还没点头纳妃,你就先一步培养起人选来了呢?”

    “你!”穆大人扶着同仁的手勉强站起,“简直一派胡言!”

    “哼。”沈长林轻蔑一笑,不再与这种脸皮比城墙还厚的人废话。

    从宫里出来,沈长林蹭杨家的马车一起走。

    杨敏然有些担忧道:“我们查到的证据还不够多,今日朝堂上你与他撕破脸皮,恐打草惊蛇啊。”

    沈长林承认,自己确实性急了,但细思一番:“暗地里我们早已水火不容,早一日撕破脸和晚一日撕破脸,又有何区别?”

    “也是。”杨敏然眉头紧锁,“他不顾体面逼着皇上纳妃,就是想将穆家女塞入后宫,来日产下男嗣立为太子,他们穆家便可长盛不衰啊。”

    “没错。”沈长林也看破了这一层,打着冠冕堂皇的幌子,暗地里全是自私的算计。

    陆清栩在宫里留了好些日子,奉命照顾产后虚弱的皇后。

    一直待到小公主满月,她才从宫里出来。

    姜昶是个特别感恩的人,陆清栩回宫的第二日,就下了道圣旨,封她为县主,沈长林现在依旧是海青县县令,只不过一直待在京城,姜昶想了想,给他封了正六品的翰林。

    他本想将品级再拔高一些,但听说一甲进士若未入翰林,是会遭人耻笑,他方如此。

    陆御史从没想过自家女儿有朝一日会成县主,当日就要入宫请皇上收回成命,陆御史认为赏高于功,受之不安。

    沈长林倒是坦然,他这段时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晋升品级是合理范围,何况,按照惯例,状元本就是从六品翰林做起,他不过是重新站回了起跑线。

    再说陆御史,进了宫没说几句,姜昶就要给他加封太师衔,理由是教女有方。

    见新帝完全没有收回成命的意思,反而想给陆家老少继续加封,陆御史赶紧出了宫。

    这位性子温吞的新帝,骨子里有点倔。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8-16 23:34:20~2022-08-17 20:38: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3155266 1瓶;

    第111章 田青儿

    ◎皇后血崩而亡◎

    算一算日子, 沈玉寿离开华京城已有两月,他的第一封信终于传回了华京城。

    南方的情况非常的严重,比他们此前预计的至少严重两倍。

    当地的官员害怕承担责任, 粉饰太平,瞒报谎报, 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要不是沈玉寿亲自去看,真实情况根本传不到华京。

    沈玉寿还将在当地继续调查,搜集数据, 预计三个月后返京。

    而至少在一个月以后, 朝廷就得拿出一大笔银子往南方去赈灾,修筑堤坝,否则恐怕会引发民愤,甚至是□□。

    沈长林督促两司加大调查力度,陆续掌握很多关于世家犯罪的证据,人证物证逐渐充实,唯一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由头挑破这件事。

    这一晚,沈长林难得早归, 并和家人吃晚饭。

    席间钱氏问沈长林:“玉寿还有多久归京?”

    和叶家的婚事已经进行到请期这一步, 马上要确定婚期了。

    沈长林想了想:“至少要到九月。”

    钱氏点头, 心中有了主意:“以防万一,婚期就定在十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