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1 / 2)

手中的剑毫不犹豫地刺向妻子隆起的腹部,她惊恐地望着丈夫,他是如此残暴如此陌生。他扔下剑,将她搂在怀里,亲吻着她的额头,他的手,沿着她柔软的腰向上游走,忽然死死掐住了她的脖子……

    10分钟后,她已不再挣扎。他擦干眼角的泪,将她隆起的腹部剖开,取出那个血肉模糊的小生命。男孩,已有9个月大,医生说预产期在三天之内。如果这一切没有发生,他很快便会呱呱坠地。他一定会幸福地长大,成为一个和他父亲一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然而,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他的父亲,残忍地杀死了它。

    孩子,爸爸对不起你。他一边说一边将他放进了浴缸,他在水面挣扎了几下,咕咚一声沉了下去。那一刻,他的心也随着他,死去……

    “这个世界上从此再没有白少威这个人了!”他发疯一般咆哮着,拾起滴血的剑,向楼下走……

    画面戛然而止,眼前是图书馆的楼梯。温暖的阳光穿过雕花的窗,在水泥地面上画下一只只金色的蝴蝶。窗外,天空很蓝,白云朵朵,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缓缓走过,三两个孩子在草地上追逐嬉戏。

    第二十三章 上海滩四少(3)

    更新时间:2009-11-20 15:05:00

    字数:1262

    第95章:第二十三章 上海滩四少(3)

    下午4点37分,上海市档案馆。

    八月的阳光流淌在宽阔的黄浦江上,金色的水波中倒影着一座恢弘的建筑,沧桑的青灰色静静地述说着那些逝去的岁月。陆离站在书架前,手中捧着一个档案袋,变脆的牛皮纸上印着暗红的“绝密”二字。

    穆秋白杀人音乐案(1929—1934年)

    她打开密封的档案袋,眼里闪过一丝惊异。档案袋内装着一叠发黄的旧报纸,足足有20来份,刊头赫然印着五个楷体大字:海上花晚报。

    海上花晚报?30年代旧上海的王牌报纸!

    电影中关于“上海滩”的片段在她脑海中飞速闪过: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就像一幅五光十色的风情画卷,在霓虹灯下缓缓铺开。十里洋场,各国租界,歌厅舞厅,酒廊剧院。香车美女,华衣美食,纸醉金迷,极尽奢华。国恨家愁,儿女情长,权利欲望,爱恨情仇,风起云涌。

    伴随着一个个褪色的铅字,她走进了70多年前暗香浮动的旧上海。

    1929年10月15日:

    本报讯:14日晚上8点,“乐坛鬼才”穆秋白于夜上海歌剧院举行首场音乐会“锦瑟年华”。

    此次音乐会盛况空前,慕名前来的宾客多达2000多人,其中包括上海政界、商界、学术界、演艺界名人30余位,此外还有数十名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友人,堪称近代音乐史上最辉煌的盛典。

    音乐会历时4个小时,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凌晨钟声敲响之际,音乐会在一曲凄美的“锦瑟词”中圆满落幕,惊起四座。此次音乐会的成功,奠定了“乐坛鬼才”穆秋白在上海音乐界的教父地位,并将将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完美融于一体的“古墓派”音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新闻右侧是一则简历:

    穆秋白,男,祖籍浙江金华,1899年出生于福建泉州。1917年留学英伦,1922年学成归来。1924年,以一曲《虞美人》一举成名。同年,以《水龙吟》和《满庭芳》誉满上海,成为上海乐坛最具潜力的青年音乐家。因其作品风格空灵鬼魅,被封为“乐坛鬼才”,与“政坛异侠”白少威、“画坛奇葩”陈景明、“文坛怪杰”柳自泉一同,并称为“上海滩四少”。1925年秋,开创“古墓派”音乐,创造性地将中国古典诗赋与西洋现代音乐完美地融于一体。

    简历旁附了一张大照片:如水的月光下,一个阴柔俊美的青年,一手托着下巴,一手夹着香烟,凝视着远方。深邃而睿智的目光,融化在迷茫的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