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2)

还是高举双臂的那种模式。

    班主任是最清楚的,那样很累。他们试过, 发现自己能坚持五分钟就是烧了高香了。

    但正是因为很累,瞌睡能被很好地赶跑。所以在刘范林提出这项提议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反对。

    ——都是为了学生好,累点怎么了?反正考出来的成绩是他们自己的。

    但是现在,看着这群家长也是这样,班主任的心境就产生了一点变化。

    虽然都知道这些家长如今是学生的身份,但没有哪一个老师是真的就把他们看做学生的。

    不固定的立场让他们看待事情变得更加多元化。

    因为不熟悉,家长们读起书来磕磕巴巴,有时候还会看错行,出现明显的重复,以及突然的停顿。

    胳膊举累了就放低一点,或者浑水摸鱼地直接彻底放低挡住自己的脸不让别人看到,有时候连声音都消失。

    反正课本足够大,能遮挡得很严实。

    但过一会儿又努力把双臂举高,试图和其他学生一样。

    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学生身上,等回了教室,班主任们绝对是要严肃地进行一场说教的。

    可对象一变,他们心里的感觉就变得很奇怪。没有人觉得这是不应该的,也没有人觉得这是错的,反而会生出来难言的酸涩。

    不乏有老师会共情。

    代入家长,会觉得无奈又甘心。

    代入孩子,会觉得感动又心酸。

    无论是哪一方,所感觉到的情绪都是截然相反的两种,矛盾至极,却又很容易理解。

    这是局外人的想法。

    他们不知道身为当事人的这些孩子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身为当事人的家长又是怎么想的。

    或许他们共情时候的所有情绪都是一厢情愿地自以为是。

    但身为局外人,看着这群家长沧桑的脸,没有人希望他们的努力是没有用的。

    不知不觉间,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心里的想法已经开始转变。

    本意是希望家长能了解到学生生活然后给他们更多理解支持的念头,已经慢慢在向家长一方倾斜。

    这群老师由衷希望,学生们能感受到家长的辛苦,在以后的生活中让他们少操心,最好不要再出现一大把年纪还要为了他们逼迫自己不得不接受不好的新事物的情况。

    这念头在他们又一次把目光巡回自己班学生的时候,化作了有实形的箭,以沉声言语的形式,毫不犹豫射出去。

    “声音大点!刚睡醒就没精神了?!”

    “连家长的声音都压不过,他们多少人,你们多少人?”

    “手臂举高!抬头挺胸!都是年轻人,别成天含胸耷背的,自己看看那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