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2 / 2)

    “别高兴的太早。毕竟我对凶手的身份只是猜测。也许他只是一个特别喜欢健身的军事迷呢。”

    陆沅离道:“不过,现在既然找到了一个疑似凶手的DNA,虽然没有比对成功,但我觉得我们不能轻易放过这个最大的线索。几年前,就有利用遗传技术寻找陈年旧案真凶的案例。我建议我们多找几位DNA技术鉴定专家来,以分析DNA遗传图谱的形式尽快锁定凶手!”

    美国有多个私人建立的DNA数据库。如果嫌疑人的DNA在现有的犯罪分子数据库里比对分析不成功,理论上还可以向私人的DNA数据库寻求帮助。碰碰运气,看里面有没有收集到凶手的DNA数据。即使没有,还可以做寻找凶手近亲属,分析血缘之系的反推工作。

    这项工作复杂琐碎,且需要专业人士的团队进行配合,警方很难独立完成。

    所以陆沅离才建议,寻找社会上的顶尖鉴定人才,并邀请他们成为警方的兼职专家。

    这个案子拖延的时间太长,凶手又重新开始密集作案。他已经杀了十个人,警方一直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凯文觉得,不妨一试。

    凯文道:“我会向上级请示,聘请几位DNA专家加入我们的专案组。”

    “现在还有另外一个方向。”

    陆沅离道:“那就是请音频专家分析目前警方手中所掌握的两段录音。以尽量证实,凶手是不是同一个人。或者说两份音频,它的主人是否一致?”

    凯文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陆沅离道:“被害人在现场的状态非常混乱惊恐,我觉得他未必能清楚明白100%的认出凶手的声音。所以这里面有其他人恶作剧,或者是凶手之间分工协作的可能。”

    凯文道:“我们的专家团队里,有DNA跟音频鉴定专家。但是据我所知,后者很难保证准确率。”

    就如同指纹字迹,或者其他特征一样,理论上,每个人在音频音高、音阶音色,包括说话习惯方式上,也都是独一无二的,被称为声纹。但是在法庭上,传招音频鉴定专家,一般是希望他们提高录音品质,识别发声人声音来源和音频真伪,即是否有拼接转录等情况,抑或是提供对录音的解释。

    而个人的声纹既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变异性,并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比如某些变化变化可能来自心理、生理、病理、模拟、伪装等,也受当时环境干扰。要想准确鉴定,尤其是在很短的两段音频上,难度极高。

    “先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