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茸茸的,触感很奇妙。
“啊呀!”
大熊猫宝宝竟然叫了一声,身后想要捂住自己的小尾巴,但是手太短了,身体又圆圆的,根本捂不住,反而因为动作笨拙,丢掉了手中的竹子,“咕咚!”一声跌坐在了地上。
万俟林木突然有一种欺负国宝的酸爽感,自己怎么能这么坏呢?
那大熊猫宝宝跌坐在地上,摇头晃脑的,竟然口吐人言:“你这个大胆妖邪,竟然欺负……欺负本仙君!”
大熊猫宝宝一边说,一边挣扎着从地上坐起来,但是因为身体太圆了,就好像一个不倒翁,来回来去的转,怎么也坐不起来。
万俟林木惊讶的说:“大熊猫都成精了?”
不过也是,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据说几万年前就已经有大熊猫了。
不止如此,很多古代典籍中都记录过大熊猫的存在。
在古代的时候,大熊猫也很少见,而且他们不是卖萌的国宝,而是骁勇善战的野兽!
《史记》中就记载了大熊猫,“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意思是轩辕驯化了四兽,分别说熊、棕熊、貔貅和老虎。
这里的貔貅,并不是神话中辟邪的貔貅,其实就是大熊猫。
因为大熊猫体型比较“威猛”,而且大熊猫其实是杂食动物,除了吃竹子之外,牙齿的咬合力惊人,力大无穷,也喜欢吃肉。
古代很多地区的百姓,有时候会被大熊猫困扰,半夜这些大熊猫会跑进家中,舔食铁锅,百姓因为惧怕大熊猫的体型,以为他们在吃铁锅,可以食铁,所以也管大熊猫叫做食铁兽,其实大熊猫只是在舔铁锅里的盐罢了。
这些种种的原因,让古代的大熊猫披上了一层骁勇善战的外衣,所以历史中历代的帝王,不乏豢养熊猫作战的典故。
那大熊猫宝宝用爪子拍了拍地,因为爪子短,拍地的动作很简单,看起来没有任何威仪,反而特别可爱,憨头憨脑的,简直凶萌!
大熊猫宝宝奶声奶气的说:“大、大胆!我……我乃武圣太公坐下……第一凶兽!”
大熊猫不只是奶声奶气,而且说话还不利索,有点磕磕绊绊。
万俟林木说:“什么?武圣太公?”
那不是姜子牙么?
谁不知道姜子牙?
周朝的开国元勋,一代兵法奠基人。
后世春秋称霸,不可一世,连周天子都要看其颜色的齐桓公,就是姜子牙的后人。
万俟林木说:“你别骗我,我读书少,姜太公的坐骑不是四不像么?你是大熊猫啊,姜太公带你出战,是想萌死敌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