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是有神童的。有的人五、六岁,便能做出好诗词;有的人五、六岁,便能把整部经义文章倒背如流;还有的人,十岁八岁,就是秀才了……
但在陈唐身上,从来都没有跟“神童”二字沾过边。
一个连童子试都考了三次才考上的人,怎么可能被称为“神童”?
陈唐进入学院学习的时间很短,就那么几天功夫;而且这是他第一次进学院当增生。
所以在王夫子等人看来,陈唐几乎是与差等生挂钩的,在课堂上,并没有多少存在感。除了一副皮囊还不错之外,别的毫无表现。
但今天的课,面对提问,陈唐侃侃而论,一鸣惊人。他要是对《荀子三论》整部经义都了如指掌的话,估计都能在学院当讲师了。
王夫子听完陈唐的论答,很满意地撸了撸胡须,赞道“善。”
赞誉之意,溢于言表,要知道在这么多的夫子当中,要获得他的称赞,极为不易。
陈唐坐下来,脸色淡然,觉得自己并没有表现多好的样子,很是平常。
他花费大钱到学院进读,目标直指举子试,是要一定考过的。如果连课堂表现都不济的话,还谈什么考试?
刚才陈唐虽然想着别的事,开了小差,但对他而言,一心二用,毫无问题。
王夫子见状,更觉赞许,心中暗道此子宠辱不惊,倒有几分气质……
学院生员不少,但想要在夫子心目中留下好印象,并不容易。大都是资质优秀者,才有这番待遇。
总之一句话,成绩好的学生,总能得到老师的偏爱。
秀才们每年都有小考的,成绩太烂,可能会被剥夺功名。陈唐去年考的秀才,曾经小考过,但成绩只能算一般,没有任何突出之处。那时候,穷得连学院都无法进读,除了年纪稍稍占些优势之外,其他方面,真是平淡无奇。
今天这课,陈唐的表现绝对算得上是“异军突起”了。
下课后,不少同窗主动过来寒暄,脸上神色颇为热情。回想当日,是陈唐主动找的他们,得到的大都是不冷不热的回应,比较起来,当真是大有不同。
人情所然,皆是如此。
陈唐洞悉人心,也没有什么好怪怨的。归根到底,还是个圈子问题,你没有对应的本事,就进不去别人的圈子里。被排斥,不代表被看不起,而是你不够资格。
陶昊过来,叹道“不矜,你瞒得为兄好苦。原来你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出头之日,指日可待。”
在科举路上,最重要的便是记忆力,此天赋强大的生员,考上个举人,问题不大。
陶昊一脸羡慕状,他便是记忆不好,随着年纪增长,更是衰退。这便是众多老生员越考越差的根源所在,年龄,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优势。
陈唐有望中举,借阅笔记的陶昊自然要来套个近乎。如果等中举了再来,人情就不同了。
“呵呵,明经兄,说起来还得多谢你借阅笔记。”
两人客套一番,各自离开学院,回家吃饭。
陈唐本想请陶昊吃一顿饭的,无奈昨晚给了詹阳春一百钱,当下囊中羞涩,不好请客,便暂且搁置,等迟些日子,有新进项后,再请他去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