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1 / 2)

大晋女匠师 悟空嚼糖 1715 字 6个月前

此时握篾刀的右手,一定要紧挨住竹皮,这样可以令篾刀如臂使指。

    现在几乎是一个匠吏能盯一个考生,王葛调整视线,余光不能看到匠吏,否则会分心。横分竹条的要点就是篾刀的位置,尽量保持住,左手往外推竹(右手也要使上劲,不然篾刀就被推远了),推五寸距或六寸距的时候,略停、右手微微侧转篾刀(顺时针)。

    咔……

    竹裂。

    继续推竹,篾五或六寸距,略停、侧转刀锋。

    咔……

    推竹。

    到达竹节位置时注意,最好用侧转刀锋的手法篾过竹节(如果不采用这种手法,直接篾过来的话,左手一定要紧捏因惯性而开裂的竹缝)。过竹节最易出现一侧竹条宽、一侧竹条窄的情况,可将刀锋往宽方向压,就调整回来了。

    篾到末端,竹的分裂惯性很强,为防瞬间一裂到底(若这时出现宽窄不一,就无法调整了),跟过竹节一样,左手捏紧每次分裂的两侧竹条缝隙,捏的位置随刀锋位置不停后移。

    咔、咔、咔……

    直至一根竹条篾完。

    继续篾第二根。

    注意,横篾竹条的过程,是先篾完深劈切口的竹条(每根宽度六分距),然后一根、一根的再次对劈,篾浅劈切口的竹条。此时的竹条,才是三分距标准。再有就是,深劈切口的竹条都篾完后,要先去掉内壁的竹节,方可再次对劈。

    横分竹条的过程,匠吏的考核标准有:首先,篾到竹节位置时,考生有无紧捏竹缝隙的手法?还是令竹秆一裂到底?缺此步骤,即使竹条凑巧达到对劈标准,也判淘汰。其次,去内壁竹节时,刀锋有无紧贴竹内壁?此步骤只能砍一次篾刀,一刀削不掉内壁竹节,判淘汰。然后是察验能否掌控刀锋角度、力度。

    时间过得很快,王葛忙碌速度也快。横篾结束,开始竖篾。

    拿起刚才搁到一旁的另一半竹秆,用篾刀的尾端(手握处)从第一道深劈切口楔入。竖劈最可借竹子分裂的惯性,但切记,这不是单节的短竹秆,中间是有竹节的。篾刀绝不可直接从顶端往下劈,否则竹条会扭曲而裂。应当左手紧捏分裂的缝隙,右手连篾刀带竹秆快速、轻提,往地面轻轻怼竹,随着此节奏,刀锋往下、往下、停顿、转刀、往下、往下、停顿、转刀,始终以此方式循环。

    要记住,这是在比赛,不是普通的篾竹,允许扔掉废料、允许不停的矫正宽窄。横篾与竖篾,都只能进行一次矫正宽窄,那是因为考核要求,必须包含此项。除此之外的宽窄不一都会被匠吏发现,判为失误。

    咚!

    计时鼓响。

    匠吏察验所有竹条,除了允许矫正宽窄的两根竹条外,其余的竹条首端、尾端、竹节,全部为三分距才能通过。

    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横篾、竖篾的要求如此繁琐,竟然没淘汰人。但细想,这才是正常的,前两项被淘汰者,败的原因,基本都是对步骤时间段的预测失误,而非技艺不行。

    镗!

    第四步骤,也是最后一个步骤开始:三刀留青篾!

    此项考验的是篾匠对竹秆截面结构的了解:竹青、竹黄、竹肉。

    整个步骤只篾一根竹。

    王葛选中的竹条:长度为三尺四寸余;宽(竹肉弧面)三分距,厚不足四分距。

    一刀一计时!

    第一刀:去黄篾。

    要点:去掉大部分竹肉,去掉的部分比留下的厚。

    右手固定刀、并固定刀和竹条相接的位置;左手捏紧竹条,竹青朝上、竹肉朝下;刀锋楔入时,右手的拇指、食指既要捏着刀锋、也捏住刀和竹片相接的位置;将刀刃挤进竹条。

    推竹!

    推竹过程中,篾刀的位置尽量稳住,不要来回晃动。左手将竹条往刀锋推送时,要使上劲,因为竹条不稳,刀再稳也白搭。而握刀的拇指,始终摁着已经分裂的竹青。

    推竹、推竹……

    刀面要始终紧贴竹黄。

    推至竹节位置了,左手紧捏在竹节后面的位置,过竹节的瞬间,右手中的篾刀速抬、速落,劈过竹节,相当于一记回马枪。

    过竹节了。

    继续推竹……

    咚!计时鼓响了,王葛擦掉流到眼上方的汗。

    第一刀的步骤时间她算了,正好十七个呼吸。两个竹节各给八个呼吸时间,过竹节给了一个呼吸时间。这个时间段是非常严苛的。

    果然,多达三十一人被淘汰,总淘汰人数已经九十四人,还差五十六人。

    镗!

    第二刀:去竹皮。

    要点:留下的青篾层一定要比竹皮层厚(不然会加大第三刀难度)。

    篾刀挤进竹条,横着的刀身紧挨竹皮,左手推竹。

    左手始终不能远离捏着篾刀的右手。这个距离,最远不及一寸,最近一直贴到刀锋。

    推竹、推竹……

    到达竹节。这次过竹节,不能仿效刚才的“回马枪”,因为整根竹条已经薄、略软。应当左手的拇指、食指捏紧竹节位置,右手使劲,把刀锋挤进节里。

    过竹节。

    继续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