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靠种植药材发财致富 第44节(1 / 2)

底下的众人目瞪口呆,如同一滴水落入煮沸的油了,霎时间沸腾一片。

    “就这样?就这样就行了?”

    “天哪,怎么这么省事,这样就完了?”

    “他手上那个是什么?是什么,怎么从?来都没有看过。”

    “好了,相信大家也看到这个小小的东西是多么的好用了。为了大家冬日能省下手工摘棉籽的功夫,早一日穿上冬衣,我跟贤东说了,让贤东在祠堂里教大家做这个棉花梳。”

    族长?此话一落,更大的喧哗声响起,虽然有预感族长?不会?无故说这些事情,但是这么大的一个饼突然从?天上降下来,众人真的是又惊又喜又不可置信。

    “这个东西,大家做了自己用可以?,拿出去卖也可以?。但是,”族长?郑重的说道,“这个东西拿出去卖,必然不能坠了我李氏的名头,必须要坚持,这个棉花梳价钱,就是八文钱一对,不能擅自降价,这价格越降越低,大家还有什么赚头。”

    “但是,族长?,如果其他村的人也做这个,那我们不降价,岂不是卖不出去?”

    底下有那族人便抢着说了,毕竟他们这地方虽然说日子好了,但是8文钱也是不大不小一个事,差不多一斤肉的价格呢。

    “这个我已经帮你们想了,这个其他村人肯定会?仿做的,所?以?我们就要做到质量更好。”

    “怎么做?其一、我们要使用全?新干净的碎布条,你们家里那邋邋遢遢破破烂烂的就不要拿出来丢人现眼了。碎布条我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城里布行新鲜拉回来的,5文钱一斤,想要的就去称。”

    “其二,棉花梳的签子,要使用我们族里特有的石竹。大家都知道,我们李氏一族发源于?中原,后来因为战乱和饥荒,我们这一枝逃荒到平山村。石竹,跟着我们一路逃亡至今,是我们李氏一族的象征,坚硬、强韧,立根在最贫瘠的土里了,依然长?得枝繁叶茂……”

    族长?在上面?滔滔不绝,李小寒嘴角带笑?,丝毫没有感到不耐烦,余光看着她爹。

    看,即使不会?说话,也不影响她爹站到最上面?这个位置。

    “怎么感觉这石竹跟我们不咋像啊,真就是我们老祖宗一路带过来的?”

    正在这激情澎湃的时候,忽地旁边传出一个小小声的嘟囔。正是三?叔公的孙子李德有。

    “不,那是当?年逃亡的时候,半路遇见的。当?年老族长?说这玩意这么坚硬,削尖了能当?武器用,就一路扛着了。后来定居下来了,这玩意长?老慢,也是老族长?发话,这么特别?,以?后肯定能挣钱,于?是便留下来了。”

    悄声搭话的居然是一旁站着的李生义。

    “还是老族长?有眼光啊,现在果不然能挣钱了。”

    “所?以?说,这玩意就跟人一样,有人长?得慢,但是压不住。该是他的还是他的,妒忌不来。”

    李生义说完,狠瞪了陈氏和李生礼一眼,其中警告的意味不言而喻。

    陈氏抿紧唇,缩了回去。李生礼,低下了头,不敢再有不满之色。

    旁观的李小寒不禁挑眉,看来这二伯祖父,对祖父的压制还是挺强的呀。

    这一个小波澜,只有流转到几个人间的嘴角功夫,最终悄无声息的被压了下去。大家更关心的,是族长?说的这棉花梳一事。

    好不容易待李族长?说完,众人一涌而上,纷纷心急问道:“贤东啊,这怎么做呀?怎么做?”

    “急什么?站好了,别?挤。”族长?脸色一板,呵斥道。

    众人迫于?族长?的威势,众人只能无奈站好。

    这种?时候,让李贤东口若悬河是不可能的,不过幸亏李小寒有准备。

    只见李贤东脸色微赫,举起一个装了一大把竹签子的布篮子,干巴巴说道,“每户派一个最会?编竹的过来,拿一根这样的竹签子做样板,以?后就削成这样的形状。”

    然后又举起另一个篮子,里面?有一叠半成品鞋垫子,“把鞋垫子做成这样的大小厚度,后面?绑绑带。”

    最后,“我跟大家演示一遍。”

    说完,李贤东低下头,现场做了一把棉花梳。

    围观那众人,已经纷纷在心里模拟自己怎么做了。

    待李贤东说完,族长?方在一旁说道,“你们做得怎么样,自家用的我不管,但是,如果要以?平山村棉花梳的名义卖出去,那就要做到最好,莫堕了我们平山村的名声。否则先过不了的就是我这关。”

    这也是李小寒提醒过的,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打造平山村的品牌。

    族长?说完,各家各户很?快选出代表上前,领了那作为样本的竹签子,相互传递看了看那半成品鞋垫子,试着用了用这棉花梳,最后去族长?那里交钱拿碎布条。

    李贤东还在一直演示如何削竹签子,王氏这个时候也被推上去演示如何给鞋垫子打孔,李小寒打个下手,在一旁给大家展示如何梳棉花。

    李贤东一家三?口再次成为众人的目光中心。

    不过以?往教炒杜仲也教了,如今多一个棉花梳,不管是教人的李家人还是被教的李氏族人,大家慢慢的都找到了那种?熟悉的感觉。

    待到日到中午,大家都差不多学?会?了。人群渐渐散去,李小寒也准备收拾东西回家。

    按李小寒自己琢磨,这平山村估计每家每户都会?自己用上那棉花梳。

    不过有多少人拿去卖,不好说,这玩意毕竟是个手工制品,费功夫,利不大。

    那家里有田有地不做这小买卖的,比如族长?三?叔公这些人家;还有那家里没人或者有其他事情要忙活的,比如家里种?了许多果子要趁这时候赶紧采收的李大树一家;最后还有那些懒散人家或孤儿寡母的……

    最后大概得有小半数人家会?做这棉花梳出来卖。

    至于?能不能卖得出去,府城及周边的消费能力?有多少,那就不知道了。

    还有其他外村做棉花梳的。

    希望以?后不要发展成恶性竞争,李小寒心中隐忧,但她能做的已做,剩下的见机行事吧。

    回到家里,又是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李小寒快手做一个蒜蓉炒菘菜,一个蒸排骨,最后一个鸡蛋汤,营养丰富、品种?齐全?,一家人美?美?的吃了一顿。

    吃完中午这一顿,王氏和李贤东又开始做棉花梳。虽然因为那十亩旱田,把棉花梳的法子半卖半送出去了,但也毕竟耗尽了家里的大半的存银。银子是人的底气,李家这底气去了大半。

    在加上眼见这棉花梳越来越多人会?了,估计也卖不了多久,这个进项眼看着没几天赚头了,李贤东和王氏心里便愈加着急。恨不得能长?出四只手来刷刷刷的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