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大佬在虐文(快穿) 第240节(1 / 2)

只是她到底还未出阁,加上祖母的寿辰在即,只能恋恋不舍地回京城,同时带着一棵有三种花色的果树回去。

    白老夫人七十岁大寿这日,大半个京城的人都过来为她祝寿。

    白家小姐送上来的这棵尽显鲜妍的三色花树轰动了整个京城,将军府众人都觉面上有光。

    寿宴刚结束,京城不少勋贵豪门纷纷给定远侯府下帖子,想趁着春天去庄子里欣赏奇花果树。

    小侯爷来者不拒,拿着算盘,“门票十两银子起,吃饭每人二十两银子,还有果园温室都要另外买门票,想去游湖也要银子,一次一两……”

    伍氏听得满头黑线,没好声气地一巴掌拍在儿子脑袋上,“你就掉钱眼吧!这次让娘来接待!”

    真是个笨蛋儿子,只会着眼这种小钱,赚钱这种事还是看她的。

    今年的春天,梅庄接待了很多贵客,不少人掏银子买了很多稀奇果树。

    现在京城人斗富,不再是看珊瑚玉石珠宝之类的,而是看谁家能拥有一棵能开多种颜色花的稀奇果树。

    没买到的人会被嘲笑贫穷,

    富商们蠢蠢欲动,

    这么奇异的果树,多少钱都想要买下来。

    光是卖果树的银子就数到手软,小侯爷差点没忍住,想卖掉“爱情树”——那棵开了四种颜色花的果树。

    “真是大赚钱了!儿子快点,再整几十棵奇树。”伍氏精神抖擞地道。

    可惜,小侯爷虽然也很想赚钱,但时间门实在来不及,现在嫁接也不可能立刻有成果。

    黎郁云提醒:“树是来不及,那温室里的花能培养出很多种颜色么?”

    小侯爷不禁一拍脑袋,转身就去温室折腾花,反正都是一样的道理,多色花还更容易培养呢。

    那些拿着银票的豪门富商一听,瞬间门就激动起来。

    先前的多色果树太少了,花也行啊。

    小侯爷数着预订多色花的银票,激动地问伍氏:“双色果树不算什么,您觉得双色玫瑰、三色水仙、五色牡丹、七色茶花能不能更赚钱?”

    伍氏瞪大眼睛,声音都劈叉了:“当然,京城人爱花,每年还有花皇展呢,赌馆还让人下注。娘有一年猜中了花皇,可是赢了五百两银子。”

    她的脑子飞快地转动,卖花的钱和关扑的钱,若是能赢的话,可以赚多少。

    小侯爷虽然很心动,却很清醒,“不成,这钱来得太快太容易,咱们顶不住。”

    他抹了把脸,决定将大康最尊贵的那位拖下水。

    小侯爷叫来杨清泉,“思源啊,你去回去问问皇上,要不要掺一股?皇上负责打广告,你负责销售,我负责生产。”

    杨清泉弄明白他的意思后,问道:“这多色花很容易栽种吗?”

    小侯爷一脸笃定:“非常容易!”

    若是其他人,当然不容易,对他而言,这只能算是小技,也是熟练工。

    杨清泉不禁陷入沉思,真的很容易?

    以前京城里有个老花匠,据说花了大半生才培养出一株两色花,这两色花最后卖出万两银子,这捞钱的速度连皇帝都羡慕不已。

    在小侯爷一再保证多色花的培育非常简单,甚至比多种果树简单后,杨清泉也激动起来。

    他带着好消息兴匆匆的回到京城,第一时间门进了皇宫。

    接着,伍氏和太夫人也打算回京城住一段时间门。

    作为命妇,她们也要参加宫里举办的一些必要的宫宴,既然这次皇帝打算参一股,她们更有必要回京城。

    太夫人和伍氏以前就舍不得离开京城,她们爱凑热闹,喜欢参加各种宴会,更喜欢在宴会上听那些人的彩虹屁。

    她们这把年纪了,不就想和人吹自己的儿子(孙子)么。

    当然,现在的庄子也不错,热热闹闹的,庄子成为那些豪门世家的打卡地点,来过的人都觉得不虚此行,能趁着春天未远,四色花还繁茂之时,多赏千古奇树。

    因人数太多,小侯爷只得将食宿费翻倍,想限制一些人流量。

    哪知

    结果想来的人反而更多,因为费用高才能显出他们的身价!

    交付了钱后的勋贵豪门更心安理得的住下来,这地方好啊,吃的住的都不比京城差,今儿打猎、明天钓鱼、后天研究烧烤宴,不亦乐乎!

    人多了,梅村周围也热闹起来。

    相约而来的客人们三伍成群,包括几个退休的大儒……好嘛,这一凑就是头脑风暴,于是学生也跟着来了,忙着记录大儒们的学说。

    还在庄子里的六皇子被小侯爷派到大儒身边端茶送水。

    因六皇子以前体弱多病,极少出现在前朝,认识他的人并不多,定远侯府的人不说,其他人也不知道,都以为是小侯爷特地送过来伺候的小童子。

    皇帝听说这事后,本想将六皇子召回京的念头很快就熄灭。

    机会难得,若是在宫里,小六可没机会跟着这么多的大儒学习,还是继续待在宫外吧,反正有江小侯爷盯着,孩子也没什么危险。

    六皇子在庄子里过得非常开心,还给龙凤胎当小师父,教他们读书识字。

    为此他居然不偏科了,还认认真真做起策论和诗文的课业,时常去向居住在庄子里的那些大儒请教。

    皇帝每次看到六皇子的学业明显有进步,再次默许儿子继续在庄子里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