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105节(1 / 2)

不过我和父王也在众臣面前推辞演戏了,烦!

    【这篇日记的名字就叫:暴娇太女也有自己的烦恼呢。】

    【话说,你们早朝的时候看出阿蓁的小情绪了吗?是我这个云妈妈太不负责任了吗?都没注意到自家崽崽不开心了。】

    姜蓁看到这个弹幕,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今天早朝我心情还不错啊,看这些大臣演戏也挺有趣的。”

    【??你现在不止连事件都编,连心情都开始编了吗?】

    【重点是编得还挺像那么回事。有点同情后来的考古人员了,这不得被忽悠瘸了啊。】

    姜蓁一边用笔刀刻写日记,一边和大家认真的分析道:“这个时代的史官敬鬼神,有风骨,会公正的记录这些历史事件。想看正史,看史官的记录就行,为何一定要来参考我的日记呢?不带私人情绪,不带各种王室内幕,我的日记还有什么看头。”

    史官的记录,因为立场太客观,读起来难免枯燥无聊,而姜蓁的日记,则要生动活泼许多,喜怒哀乐都在里面,看起来无比真实。

    只不过很可惜,那些喜怒哀乐,都是姜蓁编出来的。

    【阿蓁真是拿出了编小说的态度来编自己的日记,连可读性都考虑进去了。】

    【我想起了那几个名人的日记,不会也是编的吧?】

    【看阿蓁编日记这狗样子,很难不让人怀疑啊!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姜蓁嘿嘿的偷笑,继续给自己的日记添砖加瓦,愉快的说道:“管它的,能骗一个是一个。”

    把今日份的日记写好,姜蓁就赶紧把竹简放到箱子里锁好,这玩意可不能流传出去。

    姜蓁写日记的时候,身边不会留人,等她忙活完了,准备处理奏折的时候,卫蝉才默默的出现在她身边。

    “太女,姚春大人有事找您商议,正在外间等候。”

    “让她进来吧。”姜蓁说道。

    姚春负责农官的一切事宜,棉花和水稻的种子,也都交给她在处理,这次她来找姜蓁,主要也是为了水稻杂交的事情。

    “太女,海浪那边把今年三季水稻的样本,都给我送了过来,但结果和都邑农庄这边一样,并不理想……”姚春说道:“我想请太女在报纸上刊登一下农庄这边的难处,让姜国的有志之士,帮忙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的水稻。”

    水稻是雌雄同株,自花授粉就能长出稻谷,但这样长出来的稻谷,很可能会继承那些并不优良的性状,稻谷良莠不齐。

    今年姚春和海浪把东夷的稻谷和都邑的稻谷进行了杂交,但工作量大,得到的稻种,产量也不如预期。

    因为可能微风一吹,水稻就已经自花授粉了,杂交到最后,就杂交了个空。

    只有找到雄蕊退化,但雌蕊能正常授粉的水稻,这个杂交才能正常进行下去。

    面对姚春的要求,姜蓁十分赞同,说道:“自然界中是肯定存在天然雄性不育的水稻,下期官报,我就进行悬赏,让大家去找。但这样的水稻,需要在水稻杨花的季节才能发现,想要找到,估计得等明年去了。”

    “若不是我没把太女教我的东西悟透,也不会耽搁这一年的时间。”姚春有些自责的说道。

    “连我师门都没有弄出来的东西,我知道那有多难,你好好做事就行,不用想太多。”对姚春这样踏实肯干的官员,姜蓁都是以安抚为主。

    种庄稼要顺应天时,几年都出不了什么成果也是正常的。

    哪怕有直播间提供资料作弊,姜蓁也从没设想过一步登天。要是姚春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高产的杂交水稻弄出来,那才是奇迹。

    在这个时代,就算直播间的人有一肚子高端的经济战争技巧,也玩不过粮食和人口这两个最重要的国家基石。

    下一期的官报中,姜王禅位给姜蓁的新闻排在第一,姚春请大家帮忙寻找特殊稻种的新闻,就排在第二,可见粮食对姜国的重要性。

    姜王禅位的事,除了要告知姜国的大臣和百姓,还需要昭告诸国,请他们来观礼。

    事莫大于正位,礼莫盛于改元,姜王把自己对姜国统治权,移交给姜蓁,放眼天下,那也是一件极为盛大的的事情,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来姜国都邑看这个热闹。

    【新日历的一月一日,就是在姜国大祭后的第三十二天,确定没算错吧。要是算错,那可就尴尬了。】

    【肯定没错,这个时代观察星象大佬们,提供的资料都还挺准确的。】

    【把阿蓁登基的那一天,算作新年的第一天,说起来还挺有纪念意义的。只要这个历法一直沿用,阿蓁的存在就不会被人忘记。】

    换新历法,原本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把新历和姜蓁的登基挂钩,事情一下子就变得简单起来。

    大家一致觉得,姜蓁执掌姜国之后,姜国将会有一个新的开始的,心中满满的都是期待,哪怕是新历法,大家也准备全盘接受。

    对姜蓁订好的时间,太史和太卜都不敢多说什么,只会夸道:“好日子,这是个好日子。”

    唯一有异议的,就只有姜王了,“还说挑个时间最近的日子,我能早日卸下身上的重担,结果你还非得选个那么远的。”

    虽然觉得时间太长了,但姜王对姜蓁想要推广的新历还是很叹服的。

    “你的师门还真是高人辈出,去年我对照你给我的新历看了一眼,发现每月的十五十六,都是月亮最圆的时候,而且上半个月看到的都是上弦月,下半个月看到的都是下弦月,月月都是如此。甚至这新历上的二十四节气,也能准确的应对农时……”

    姜王就算相信姜蓁,也不可能事事依从,在此之前,他已经默默观察了一年多。

    农庄用的,一直都是姜蓁提供的带有二十四节气的新历,该到了播种施肥的季节,农庄的人还会通知周围乡里的百姓,在农时的预估上,农庄的人比经年的老农还厉害。

    姜蓁瞄了一眼弹幕,然后才替姜王解惑,“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对天气和农业有极大的影响。新历法是以月亮的运行周期,推出太阳的运动周期……编写出这个历法的人,需要有超越常人的想象力和运算能力,哪怕让我来,我也是做不到的。”

    【这不是谦虚,这是真做不到。别说阿蓁了,搁我我也不行。】

    【永远不能低估古人中的天才。】

    姜蓁的解释虽然通俗易懂,但姜王听完依旧很懵,他根本就想象不出来月亮围着地球转,地球又围着太阳转的画面。

    看姜蓁还想跟自己分析什么风向、日照,姜王果断的转移话题,“九汤山那边的宅院已经全部完工,咱们带上大臣,去九汤山上早朝如何?等禅位大典的时候,咱们再回都邑。”

    姜王是个贴心的君王,哪怕九汤山地热资源丰富,他依旧在别院的房间里修建了火炕,担心那些跟着一起来的大臣家属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