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139节(2 / 2)

    “争着去当姜王的刀下亡魂,愚蠢。”

    “最可气的就是史家的那群人,骂姜王的是他们,去考试的也是他们,有本事就别去考啊。”

    被人这么指着鼻子骂,史家的人也不服了,“你们哪只眼睛看到我们骂姜王了,我们只是公正的记录事实,可没有针对姜王。姜王的功绩,我们也是写了的。”

    不论是水泥路、堤坝、还是棉花种子、红叶从海外带回来的粮种,姜蓁去年搞出来的事情,史家的人都写了,并且还大夸特夸了。

    甚至年后红叶准备带人再度出海,宫里姜国的史官也跟姜蓁提前预约了前排围观。

    海外的粮种还在农庄的暖房里,等第一批新粮种出来,产量得到验证,红叶的爵位就稳了,她大可不必再次冒险出海,但这次她依旧主动请缨。

    红叶有经验,由她带领船队,效果会更好,姜蓁就又把第二次出海的任务交给她了。

    红叶第一次出海,送的人只有姜蓁。

    但第二次出海,那动静可就大了,造船坊早早的就为他们准备了十条大船,而且红叶如今有功劳,地位升上来了,她们离开的时候,姜蓁还会给他们准备送行仪式。

    这样的大场面,史官怎么可能不想往前凑。

    若是史官说话不公正,姜蓁也不会给他们面子,同意他们的请求。

    史家的人觉得自己行得端坐得直,一点也不惧他人的挑拨,非常坦然的说道:“为自己的前程去考试,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史家的人怎么就不能去了。”

    “呵呵,这下你们就不怕被杀头了。不管你们如何,反正我是不会留在姜国做官的,等我学成,我就回宋国做官。”

    “你这话说得,好似在宋国做官就很安稳似的。”

    “至少比在姜国安稳。”

    这段时间是姜国新历的新年,姜蓁做主,年底放了七天假。

    但各国所用的历法不一样,姜国放假,其他四国可没放假,甚至他们还更忙了,尤其是郑王,在国内开启了大清洗模式。

    姜国官员所犯的罪,郑国官员也犯,而且郑国官员的作案手法还更低端一点。

    哪个君王不喜欢自己的国家吏治清明,官员忠心呢,姜蓁这边开了个好头,郑王就忍不住动手了。

    “宋国来的官员,还给宋国传递信息?处理掉,换上我郑国的人……暗中投靠了我弟弟,图谋造反?处理掉,换上我的人……”

    郑国的科举过于拉胯,没淘到什么人才,郑王任用官员的时候,用的还是老一套,从投奔自己的文士里挑选谈吐学识过得去的。

    至于对方的水平如何,还有待考量。

    郑王动作快,卫宋齐三国的速度也不慢,全都以姜蓁为榜样,开始提升国内官员的素质。

    提升素质的方法很简单,杀一批,放一批。

    等四国的最新消息传到姜国的时候,之前闹腾着要回国做官的人,都消停了。

    姜国官员危险,其他四个的官员,也不见得安全。

    【我真的要笑死了,史家那批人整理死亡官员的名单,是为了提醒阿蓁,让她收敛,谁知道阿蓁没收敛就算了,其他四国还大胆的跟着学。】

    【那几个君王估计都想到一块去了:姜王都不愿意忍的废物,凭什么要我忍?我也要把那群废物给收拾了。】

    【话说,最近都没看到那群史家大佬,是不是偷偷emo呢。】

    【阿蓁,这段你必须写日记里,好好嘲笑一下史家那群老头们!】

    第153章 把布便宜卖了

    看那群史家大佬们吃鳖,姜蓁当然高兴,不仅当即写了日记嘲笑回去了,还非常客气的请了那几个史家大佬来宫里面谈。

    【夺笋啊,夺笋啊,人家都躲在家里不想出门了,非要把人家叫来。】

    【笑死,这群大佬的脸色可不太好呢。】

    【我真是太替他们尴尬了哈哈哈哈哈,不过我就喜欢看这种脚趾抠地的尴尬场面嘿嘿。】

    【机会是自己创造的,平时遇不到,没法当面出气,但咱们可以把人拉到自己面前来开启嘲讽啊。】

    几位史家大佬以为姜蓁叫他们来,是为了耀武扬威的,全都闷声不说话,表情淡然,尽量维持自己的尊严。

    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各国君王居然都不是什么好人,对自家臣子居然都那么狠,姜蓁混在里面,都不显得残暴了。

    “今日叫你们来,是想和你们商量一件事情。”姜蓁笑容温和的夸奖道:“我觉得你们之前整理的那个名单非常有用,想在官报上转载,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

    史家大佬们不知道姜蓁在打什么主意,还有一点懵,但能在官报上报道,对他们也有好处,所以他们也没有拒绝,说道:“自然是愿意的。”

    “如此便好。”姜蓁顺带说道:“我还想把这群人的姓名和所犯之事刻在石碑上,矗立在大学校门口,时时刻刻警醒诸位学生,莫要违反我姜国律法。”

    史家大佬们的表情一言难尽,他们写这个名单,是用来警醒姜蓁的,谁知道姜蓁转头拿这个名单去警醒姜国的官员。

    也怪卫宋郑齐四国君王不争气,他们要是有谁温和一点,愿意包容臣子,也轮不到姜蓁骄傲膨胀。

    看史家大佬们不说话,姜蓁接着提醒道:“听说四国那边最近也不太平,许多官员都被革职砍头,你们一定也要记好名字,做好记录,警醒后人。”

    “这是我们的职责。”史家大佬们尽量让自己的语气维持平静。

    姜蓁叹气,“我真希望他们能以我为鉴,多一点宽容之心,不要弄得国内血流成河,人心惶惶。”

    史家大佬们的表情都很无语,四国君王哪里是以姜蓁为鉴,他们是以姜蓁为榜样。

    他们正想开口说一些规劝的话,但姜蓁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就不想和他们聊了,非常快乐的赶客道:“行了,你们下去吧,我这儿还有一点私事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