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2 / 2)

    朱元璋道:“咱知道有道理,难道咱的话就没道理?”

    “也有,但是——”

    老朱同志突然抬手制止朱标再继续说下去:“好了,先这样吧,你们俩让咱再想一想。”

    朱元璋眼见着朱标与刘伯温意见相同,心里也有些动摇了,决定再斟酌斟酌,于是把人赶出去,要在僻静的地方一个人沉思一下。

    “你去,去送送你先生去。”朱元璋道,“别在门口等咱,咱看着烦。”

    朱标想说自己在门口等,您老人家怎么能看见我,但只敢心里说说,半点不吱声,就和刘基走了。

    门轻轻关上,关上的一瞬间,朱标就听到了椅子的响动声,随后就是脚步声,老朱同志估计是在里面来回踱步。

    路上刘基的情绪也不是很好,他觉得朱元璋这就是给自己找罪受,非要请个皇帝回来做什么?小明王死了,就能自己成家了,名正言顺的,这多好,请回来以后,但凡他有个头疼脑热,那都觉得别扭。

    他对小明王的感官,正如他说过的那句话——牧竖耳,奉之何为。

    选中了朱元璋以后,刘基就一直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他若是生活在几百年以后,说不定能够有不同的选择,但是在一个封建王朝下,他的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老朱同志可以成为皇帝。

    开创一个崭新的王朝,破后而立!

    在此关头下,迎来小明王这样的障碍,简直让他头疼。

    墙头的梨花开的有点早,片片飘落在地上,像是一角一角的宣纸碎片。

    刘伯温斟酌着,想要开口对朱标说几句话,却还是憋了回去。

    朱标察觉道他的犹豫,主动道:“我明白先生的想法,但这件事确实不好办。”

    “唉。”刘伯温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去救小明王也不是不可以,但总是得不偿失的。”

    “我会再劝劝大帅的,先生不要着急。”

    “我怎么能不着急?”刘基道,“公子你是大帅的儿子,应该最懂他的脾气,他要做的事情,谁也劝不住!哪怕是你与夫人——”

    “夫人绝食,我闹自杀,大帅说不定就会改主意的。”朱标开玩笑道。

    刘基被他逗笑了,摆手道:“不至于此,还不至如此。”

    谈话间两人已经到了门口,刘基的轿子就停在那里,朱标送他上去,替他放下帘子来,行礼道:“先生先回去休息休息吧,大帅一般都在晚上想事,想必明天一早就有决断的消息了。”

    刘基点点头。

    晚上的时候,忙碌一天的老朱同志果然又开始细细琢磨此事了。

    今天让儿子与属下离开后,他在室内转了几圈,想不出个结果来,索性就把它放在一边,开始看各地呈上来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