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页(2 / 2)

    “求大哥。”朱棣回答了他的问题,“父皇一听我们的想法,肯定会脱鞋,所以一定得求大哥帮忙,要不然完蛋。”

    提到朱标,兄弟两个蔫了下来,面面相觑,谁也没说话。

    朱棣好奇道:“怎么了?二哥、三哥,你们拉不下脸来吗。”

    “那倒不是,大哥什么没见过。”朱樉摇摇头,“只是他现在是太子了,我有点不敢找他。”

    朱樉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诚实,朱棡比起他来多很多心眼,但面前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弟,他没什么需要隐瞒的,附和道:“我也有一点。”

    随后他又掩耳盗铃般补了一句:“主要是大哥太忙了,我可不是胆小。”

    朱樉仗着自己年岁大,长得高,夺过他的树枝插在自己的腰带里,往后跳了一步躲开拳头道:“说实话我们又不会笑你。”

    看着又开始没心没肺打闹的兄长们,朱棣重新望向奉天殿,幻想里面会是怎样的场景。

    “跪!”

    朝臣们撩起衣服,恭敬跪下去。

    黄禧拿着一卷圣旨仔细展开,小心翼翼地读出上面的文字。

    太监们的声音其实少有尖细难听的,极个别可能稍微阴柔一些,但不会轻易叫人听出来,就算是为了保住主子们的宠爱,他们也会锻炼出中气十足的嗓门。

    此时黄禧的悠长的宣读声回荡在殿内,每到一处地方,便激出或悲或喜的神色。

    封公的人选果然和李善长猜的分毫不差。除了他以外都是武将,徐达、常遇春、邓愈、李文忠、冯胜,哪个不是战功赫赫又忠心耿耿,如此算来,这个韩国公实在是莫大的殊荣。

    李善长的脸上忍不住露出喜意,他的投资和努力终于有了最大的回报,君臣相得,多么美好的佳话,以后还有大把的时间供自己去发挥,无论是权力还是富贵,身为丞相,他都将在这个崭新的帝国里留下璀璨的历史!

    圣旨继续往下念,听到刘基的封赏时,李善长愣了一会儿才恢复正常,他把刘基当作大敌时时关注,故而对这样的情形也算有些预料,除了先前那样刺目明显的变化,其余的东西,他自认都已经算到过。

    主要的公侯伯爵念完了,黄禧把圣旨重新卷好,走到朱元璋身前的御案边上。

    朱元璋一身红色龙袍,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深沉,漠然看着下方百态,不知是什么心情,见到黄禧过来,微微朝他点头,黄禧于是赶紧拿起另一明黄色的卷轴。

    “念吧。”朱元璋和黄禧说着话,却把眼神给了台阶上的朱标。

    他的嫡长子同别人一样,恭顺地站在那里。

    底下的大臣们都在猜测这次封的又是谁,念的又是什么。

    “朕于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盖军旅未息,朕若有事于外,必太子监国。若设府僚,卿等在内,事当启闻,太子或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必谓府僚导之,嫌隙易生。”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