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页(2 / 2)

    北狄打算动手了。

    同样是边境城市,西域对晟国的态度就很好,在互市时也非常安分守己,过年时送来的年礼也十分有诚意。

    反倒是北狄

    给的东西不少,但价值也就那样。

    最要命的是庆帝听说北狄发现了一处铁矿。

    有了铁矿,就说明北狄要打造武器,有了攻打晟国的实力,最短今年冬天,最晚明年或者后年冬天,北狄就肯定会攻打晟国。

    要放在一年前,大家还会为了即将到来的战事感到恐惧和紧张,但现在,庆帝却格外的冷静。

    因为现在的晟国有开战的底气。

    今年土地开始轮耕,间歇种植普通的农作物和土豆红薯等作物,但去年收获的农产品将国库填得满满的,还有棉花,能够做出保暖衣物,让百姓们不至于在寒冷的冬天冻死。

    去年冬天死去的百姓人数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今年活下来的这三分之二会给晟国带来更多的人口。

    以前人多了担心人吃不起饭,人少了没人种地,没有人能参军。

    可现在不一样,人尽可能的多,现在的晟国有能力供养这么多的百姓。

    人多力量就大,有更多的劳动力,创造更大的价值。

    尽管只过去了一年,但晟国国力的提升十分可观。

    就算北狄的兵器多了,可他们在冬天会冻死,会没有粮食,会饿死。

    晟国用了半年的时间推行土水泥,边关的将士们最早使用,将饱经风霜的城墙重新加固了一遍。

    比以前的旧土墙不知道结实了多少倍。

    那土水泥甚至还防火!

    晟国可以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哪怕是出去打仗,他们也不怕,他们还有千里眼,可以提前看到北狄军队的动向,可以利用千里眼来打乱北狄的布置。

    不管怎么想,晟国都不会输。庆帝在龙椅上坐着,扫视着朝堂上的大臣们,将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尽收眼底。

    还不错。

    庆帝难得高兴了起来。

    他甚至心潮澎湃,想要试试能不能主动率军出征,但很快他冷静了下来,现在生活的国力的确开始发展,可这不代表晟国能够随意让他糟蹋。

    主动开战可不是闹着玩的。

    要冷静,冷静地谋而后动。

    尽管如此,庆帝还是按捺不住高兴,赏赐流水似的送去了苏州城。

    再次让洛潮汐大出了一次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