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狭隘了。
能力可居尚书之位,才是最要紧的。
若是与刘尚书关系冷淡,无什么把柄落在刘尚书手中,自然最好;
若是来往密切,无非是为了向上走,他裴昭难道还收服不了一个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臣子?何况,这人必然能知晓刘尚书的一些罪证,倒是省了他的功夫。
朕,多谢丞相教导。
老丞相起身行礼:陛下折煞老臣了。
裴昭忽得想起一事:丞相的小女儿可许了人家?
他问完这话也觉得尴尬,他虽是皇帝,但到底才十二岁,问臣子家中子女的婚配,总觉得怪怪的。
丞相顿了一下,才道:小女才及笄没多久,臣与夫人便也不急着将她许人。
丞相可有中意的儿郎?
丞相一时摸不准皇上的意思,不知他是想选人进宫,还是要赐婚,却也只能实话实说:没有。
他着实不想让女儿进宫,也不想与那些世家联姻,更不想让皇上给他女儿乱牵红线。
虽然他觉得皇上不是这种不顾臣子意愿干涉其子女婚配的人,但到底君心难测,便又补了句:老臣想多留小女些时日,过些年榜下捉婿挑个她喜欢的便好。
皇上总该能听得出他委婉的拒绝之意。
便听得御案后的皇帝轻笑出声:朕也是这个意思,到时候选好了,朕给他们赐婚。
老丞相松了口气:老臣多谢陛下。
裴昭还真的没有乱点鸳鸯谱的意思,他只是单纯地想提醒丞相一声。
朝堂上多亏丞相守正不移站在他这一边,皇权才能与那些世家分庭抗礼。
他可不想丞相的女儿到了婚配之龄与世家凑在一处,倒时候清算世家平白多一份阻力。
那丞相便替朕先考察户部两位侍郎一番。
是。
-
这几日,山脚下这处营帐的士兵越发多了起来,原先防线上的人马陆陆续续都来了这里。
前些天为了寻找顾灼,几乎将这座山头搜了个遍,路也摸了个清楚。
顾灼与吴将军和苏将军商议过后,决定将北侧山腰那处开阔地带当成瞭望台观察敌情,再派一队弓箭手长久地驻扎下来,万一北戎来犯,也可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