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页(2 / 2)

    郭嘉摇摇头,直接打断了他:“陛下如何?”

    “如你所言,锁在宣明殿,三百个人守着。”

    郭嘉眉头微微舒展,语气轻松了点:“主公还在城外与袁绍对垒。豫州围困已解,只要拖到南边援军赶来就没关系——此时决不能让容世家作乱。”

    曹操听得眉头倒竖,心里一股气不上不下,卡在肺腑间横冲直撞。他叹了口气:

    “军师说得我也明白,然而城内大部分兵力都调去对阵袁军了,余下那些又要看守天子、又要镇压世家,人手实在不足。”

    “那就从北宫调。”郭嘉斩钉截铁道,“天子气虚体弱,不见人便不会有乱……世家素来以口舌为利器,如今城中已有‘党锢再现’‘极似宦官’的风言风语,倘若将他们直接下狱,反易招致祸患。”

    他这话倒是极有先见之明。纵观历朝历代,统治者最碰不得的就是那些握着笔杆子的文人。两汉时科举制尚未出现,察举还是选拔官吏的标准,这就意味着,把持舆论的都是同一批人——如今天子在手,袁术袁绍发几道檄文也不过是空穴来风,可如果此时留下把柄给这些世家,秦楚未必不会因为舆论而成为下一个董卓。

    曹操听出一个“不能迫害”的意思出来,顿时一个头两个大,抬手挠了挠头发,当场飘下两根来。

    正这时,庭院里传来一阵兵荒马乱的脚步声,门外似乎有人低声喊了句“女郎”,还没等下一句劝阻说出口,那阵急促的脚步声便在书房前的长廊里响起。来人不管不顾地拉开门,头还没来得及抬,便气喘吁吁道:

    “阿父!军师!有几家的私兵从夏门闯进来了!”

    郭嘉心中一紧,面色霎时间白了两分。他半身前倾,目不转睛地看着曹理,额角已沁出些细汗:“你说什么?”

    “城中人手实在不够……我和阿兄镇压时没注意,漏了一个报信的,让他溜了出去,带回了那些世家别院里的部曲。阿兄扛不住,就让我先回来报信。”

    “啪——”

    郭嘉右手一颤,忽然感觉膝上湿了小片,不动声色地低下头,才发现案边茶盏已摔了个粉碎。

    第136章

    怎么偏偏是这时候?

    怎么偏偏就在城外两军鏖战正酣、城内世家乱作一团时, 被他们趁虚而入,闯进了城?

    郭嘉心中疑虑重重,可是再一细想, 城中闹得最厉害的几个世家早被拘禁起来了, 余下尽是些只会高谈虚论的庸才,就连秦楚的几个兄长都被“请”到将军府禁闭道现在, 眼下私兵入城这出戏,恐怕真的只是个上天的玩笑。

    能上战场的将士都出了城门,留守在城内的金城军不过小几百,连几个像样的武将都没有, 还要曹昂曹理顶上空缺。曹操这一儿一女资质虽也不凡, 可到底也只是初出茅庐的少年人, 能稳住局面已是不易, 出现点纰漏……也是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