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2 / 2)

    对面的人声音低,却带着不容反驳的气势,一见便知是在上位者旁边呆着的人。

    谋划了二十年,成败就在此刻。

    秦县丞的指甲狠狠地掐进手心。

    是了,从一开始就是阴谋,而韩昭昭很不幸,自小到大都活在阴谋里,她身边的人都想算计她。

    第32章 求他

    一个小瓶子递到秦县丞手中,他的手颤抖着接过来,颠了颠,里头装着的应该是一团粉末。

    不用猜,他便知道是什么,左贤王是不想极不愿意看见韩德元和陈子惠的关系走得近的,为此,什么歪门邪道都想得出来。

    不过,这小瓶子只在他手中停留了片刻,便被黑衣人夺回来。

    我今天来这里,是告诉秦大人一声。事情不劳烦秦大人办。

    好。

    秦县丞无奈地说出口,摆摆手,示意他下去。

    那人却并未走,劝道:您这么关心韩姑娘,又是何必?您对她这样,她对您又是如何?不是所有人都像您一样重感情。

    落水之后,再也记不起来什么,看向他的目光都有些陌生。

    她记不起来多少了。

    他失魂落魄地应答了一句,跌坐到椅子上。

    半晌,又加了句:你派去陈府的人,做事要小心,这个陈大人不是一个好相与的。

    他知道,左贤王的人办事是不大妥当的,与楚王那边的人算是半斤八两。

    那人却不大在意,露出一个嘲讽的笑:我听说中原人中身居高位的都熟读诗书,讲礼义廉耻,可礼义廉耻不过是他们的门面,真到了自己身上又有几个能禁得住诱惑。

    确实,那些人表面上讲着礼义廉耻,背地里干的腌臜事不少,并不少于他们眼中的蛮夷之人,对别人是要求礼义廉耻,对自己是放纵。

    秦县丞也不再劝下去了,由着左贤王那边的人去。

    目送着那人又一次走在小厮的队伍中,低着头,出了门,融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眼前又浮现十多年前的场景,他在教韩昭昭读书,第一天,别的没讲,只讲了一个和字的意思。

    与人相处,要求和,当时,他举的是匈奴与中原百年纠葛的例子,一向内敛的人突然打开了话匣子,对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竟是讲了许多,讲得涕泗横流。

    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记得多少,记得也好,不记得也罢,都算了。

    对着空旷的房子,他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韩昭昭并不知道这边的计划,经过方才与陈子惠的一番谈话,她警惕起来,做起事来分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