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2 / 2)

    怎么办, 忽然觉得这些人说得好有道理。

    如果我不是原作者,我就信了!

    有人不死心地想要把话题引回到那封情信上, 没人关心沈昱当年是怎么立志的,我只想知道这封信到底是怎么回事!沈昱几乎是感激地看了那人一眼。

    沈昱拿起情信, 指着某一行的琪琚一词, 在琚字上点了点:我之所以说这封信不是沈昱写的, 还因为信里出现了这个字。为长者讳, 沈昱写这个字时,通常会少写一点,或者用其他字代替。但你们看这个字,它是完整的。

    琚,琼琚,佩玉也。

    它并非是常用字,多见于人名。《诗卫风》中有一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但这句并没有另一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出名。沈昱日常写作的时候,就算偶尔需要写到琚这个字,他往往都能找到其他的字作为代替。

    代替字太多。缺一笔这种避讳法,沈昱就很少用了。

    以至于世人好像并没有意识到他一直刻意避了琚这个字。

    所以说,沈昱那首诗真不是立志诗,而是一首缅怀先人的诗。沈昱解释道。琚,佩玉也。因为先人名字里有琚这个字,而那位先人早就不在了,沈昱不能承/欢膝下,只能用别的方式孝顺那位先人,所以决定从此以后不佩玉。

    这听上去好像有些夸张。

    但前人在为长者讳时做过更夸张的事。

    比如有人从不听音乐,也不游嵩山和泰山,只因他父亲的名字里有岳这个词。又比如说诗圣一生写诗千首,却从来不咏海棠,只因他母亲名为海棠。

    沈昱因先人名中有琚,从此不在身上佩玉,这都是很常规的做法。

    愧玉怀身常自罪,奉孝平生再不提。这两句的真正含义便是如此。

    不对啊,既然要避美玉,为何沈昱以昱为名?人们能够接受立志诗的解释,现在原作者站出来说是缅怀诗,他们反而觉得沈昱的说辞中有漏洞了。

    这里头还存着某些小人想要继续搅浑水。

    都知道沈昱只有沈丞相一个亲人,而丞相的名字中并没有琚字。为长者讳,到底避讳的是哪位长者?哦,没忘了沈昱是连着他父亲一起被过继到丞相这一支来的,难不成他父亲的名字里有琚字?还是他母亲的名字里有这个字?

    怎么可能呢!

    沈昱被过继前的家世不算难查。他父亲的兄弟叫沈土根,一个爹娘生出来的一家兄弟,大哥叫沈土根,老二忽然就雅致了,起个名字叫沈琚?谁信呢!而沈昱的母亲本是流民,被沈家买了做童养媳,卖身契上也没琚这个字啊!

    当下便有人觉得颜楚音在胡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