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1 / 2)

皇上却示意大太监给颜楚音倒了一杯茶,让颜楚音坐下来慢慢说。

    颜楚音就仔细说了他昨天和沈昱都是怎么沟通的,沈昱又是怎么提出要弄小册子的,还提出要让县学的秀才们去百姓中宣讲。皇上愣了一下,问:把宣讲一事记入县学日常考核,未达标者取消生员资格?真是沈昱提出来的?

    颜楚音正要点头,皇上又说:我怎么觉得这更像是你能想出来的呢?

    颜楚音:!!!

    所以说,不在皇舅舅面前皮是对的,因为真的瞒不过皇舅舅去!

    别、别管谁想出来的,总之就是这么一件事。颜楚音支支吾吾道,我觉得沈昱的主意超级棒,几位老大人的心也是好的。沈昱却说这事推行不易。

    他从怀中掏出那一本厚厚的私库账册,放在桌子上:国库艰难,我寻思着撰写、刊印小册子也不必叫国库出钱,我捐了私库,应当够用一阵子了。

    这大方的样子叫皇上都吃了一惊。

    但细想来,确实又是颜楚音能做出来的事。

    别人看新乐侯总觉得他张扬恣意,但身边的亲近人却知道,颜楚音这个人其实是没什么私心的。皇上感慨说:哪至于就这般艰难了。要是在全国各地铺设蒙学,那确实有些但按照你们说的法子去做,国库完全负担得起。

    颜楚音摆摆手:反正我捐出来的东西就没有收回去的。

    他紧接着又说:沈昱还道,更难搞的则是朝中的一些反对派。他们或觉得启发民智毫无意义,反倒是容易叫百姓起反叛之心。或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我刚想出一个法子,就是专克这些反对派的!叫他们一句反对都说不出来!

    皇上越发起了兴致:哦?究竟是什么法子,竟有这么大威力?

    颜楚音克制不住地嘴角上扬,显然心里很是得意:倒也不完全是我自己想的。刚去翰林院走动,看到一位老翰林在读幼童启蒙物,是一本诗选集,每首诗都选得很有意义,我看的那首就与孝悌有关。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