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页(1 / 2)

表哥万福 犹似 1001 字 8个月前

虞宗正当下就笑着赞夸:“这诗虽拾人牙慧,却也是生动真挚。”

    待家宴吃完了。

    虞霜白闹腾着要去放河灯,虞老夫人摆摆手:“多带几个人在身边,大晚上的,要多注意安全。”

    二房这边也造了湖,却不如大房的莲湖大。

    几个姐儿笑闹着一起去了窕玉院。

    到了湖边,虞霜白就拿了花灯,一盏一盏地放进了水里。

    虞幼窈捧着自己折的莲花灯,闭上眼睛,暗暗在心里许愿:“希望表哥早些平安回来。”

    许愿完了,就小心翼翼地将花灯放进了湖里,看着花灯沿着湖水往下飘流,希望在这一盏花灯在蜡烛烧完之前都不要沉水。

    听说这样许愿才会灵验。

    几十盏花灯放进了湖里,湖面上烛光点点,与树稍上的灯笼交相辉映,十分漂亮。

    放完了花灯,一行人回了二房。

    虞霜白喊来了虞善言几个一起玩击鼓传花。

    一群人吃吃喝喝,玩闹着就到了亥时。

    家宴终于散了。

    虞幼窈沿着青石砖路,一路走来,屋檐,树稍,到处都是张灯结彩,氤氲的光影,映得夜色也是一片绮丽。

    虞幼窈推门进了书房,目光却倏然顿住。

    一盏精致的八角流苏宫灯,就摆在书案上。

    烛火晕黄,氤氲融融。

    此情此景,令虞幼窈惊喜不已,拎了裙摆就冲到了书案前,捧起了宫灯仔细地瞧。

    八角的灯檐上坠了珠玉流苏,显得精雅又典雅。

    宫灯上绘了她泛舟莲湖上的《采莲图》,虞幼窈对表哥的画作,已经非常熟悉,只一眼就看出,这是表哥的笔墨。

    “殷三,这是不是表哥送我的中秋节礼物?”宫灯晕黄的灯光,映照着虞幼窈鲜妍的脸儿,明亮又绮丽。

    殷三从暗处走出来:“是少主亲手做的灯笼。”

    虞幼窈惊喜不已:“表哥竟然还会扎灯笼,不过能在中秋节这一天,收到表哥亲手做的灯笼,真好!”

    殷三没说话。

    虞幼窈捧着灯笼,回了房间,将自己床头边上的小灯,换成了表哥送的宫灯,以后她每天晚上睡觉,都有表哥亲手做的灯笼相伴。

    而此时,远在山东的平叛大营里,也点燃了一簇簇的篝火,战士们聚在一起喝酒,吃肉,划拳,也是一片热闹。

    大老远就能听到常宁伯的大嗓门:“也不知道咱们殷主将的脑子到底是咋长得,老子学了一年半载,才学会的手艺,一个时辰就让他掏弄干净了,更扎心的是,他学了一个时辰扎出来的灯笼,比老子扎了大半辈子的,还要好看,简直不是人……”

    当下就有战士起哄——

    “殷主将不是人,是什么?!”

    “我怎么觉得你是在拐弯末脚的骂殷主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