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内侍悄无声息地站到外殿明黄色的帘子后面。
听到内殿里,虞老夫人正在向太后娘娘哭诉,荣郡王府花会上发生的事,话说到后面,已经是泣不成声了。
低呜的声音,任谁听了都觉得心酸。
虞老夫人早年守寡,贞洁节烈的德行,一直是命妇之典范,京里头哪家提了虞老夫人,不是交口称赞的?
就连太后娘娘偶尔提到了虞老夫人,也是十分赞赏。
可这样一位烈性的外命妇,却叫宗室欺到头上来了,家里的姐儿,都险些毁了清誉。
虞老夫人若是不告荣郡王府,这事儿还能大事化小,可虞老夫人告了,这事就一定要给个交代。
大周朝从前就有欺辱外臣,被降罪夺爵的宗亲。
内侍一直等到内殿里没有声音,这才扬声禀了一声:“禀太后娘娘,荣郡王妃在宫外求见。”
第622章 兄弟争女
太后娘娘轻挑了眉:“宣吧!”
听虞老夫人哭诉了一道,就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经过。
虞老夫人既然明目张胆地告到她跟前。
这事就不会有假。
不过太后娘娘也不会只听虞老夫人一家之言,仍然派人出宫去打探了。
见虞老夫人老泪纵横,太后娘娘也是叹气:“荣郡王府也确实太不像话,既然荣郡王妃也进了宫,哀家就听听她怎么说,老夫人稍安勿燥。”
说到这儿,她看了一眼虞老夫人挂在手腕上的沉香木佛珠,便也想到,先帝在世之前,是十分器重虞老爷子。
也因此,她时常宣见虞老夫人进宫说话,同样的佛珠做了两串,就送了虞老夫人一条。
虞老爷子是替朝廷巡视水患,在路上叫从山上翻滚的泥石流埋进土里,这才没有的。
先帝得了这一消息后,十分痛心:“朕,又失一贤臣良佐。”
此后,先帝对虞府颇为照拂。
思及往事,太后娘娘再瞧了虞老夫人,从前娇艳又爽利的人,在饱经了风霜之后,已经是满目地沧桑老态,也是可怜。
虞老爷子是为了朝廷丧了命,虞老夫人忠贞节烈了大半辈子,虞二爷和谢府积极襄助朝廷开了海禁,也是功不可没,虞大爷在都察院没什么建树,也算勤勤恳恳,一家子都是忠烈德功之臣。
荣郡王府的事,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遮掩不过去。
太后娘娘又继续道:“不管怎么说,虞大小姐险些毁了清誉,虞老夫人突发了病症,伤了身子,荣郡王府都难逃干系,哀家定会为你们作主。”
虞老夫人“扑通”一声跪到地:“多谢太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