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从前也是周厉王手底下的兵,后来腿上受了伤,每到秋冬就犯腿疼,没法再上战场,这才退了下来。
他自然也希望,战士的家属们,日子能过好一些。
因此,他对大小姐很感激。
殷怀玺稍一想就明白了,沙土地种不出粮食,百姓们也不乐意租种,有这个功夫,还不如自己开荒。
把地租给烈士的家属,不收租子,也不出种子,白给种地不说,还能得三成粮食,他们肯定会认为,这是武穆王府对他们的优待,自然会尽心尽力,也不会糊弄着种。
头些年,北境因物资缺乏,伤亡确实太大了,又因物资有限,就算父亲极力抚恤烈士家属,可他们的日子依然很不好过。
第668章 哈蒙
殷怀玺镇守北境以后,在经商贸易上下了不少功夫,“玺心”镖行有一支镖,就是专门走北的,确实带动了商贸,北境也繁华了许多。
但底层百姓的生活,改善并不多。
而虞幼窈此举,确实极大程度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在这一方面,他远远不如虞幼窈。
管事不知他心中所想:“大小姐不光在幽州这边买了地,北境各城镇,也都置办了庄子和山地,庄上种番薯和落花生这些作物,山上种了松木、榆木、柞木,这些都是北境耐长的树,大小姐说,这些木头长十几年,就成料了,长远了计较,本小利大,利民利已,种树的活儿,也都交给了烈士家属和贫困的战士家属。”
松木,榆木,柞木,都是大周朝常用的木料,木料本就不便宜,成了料之后,是稳赚不赔。
但其实,所有人都明白,这两年北境天干,大小姐一早就担心闹旱灾,这才买了许多山地,让烈士家属和贫困的战士家属们去种树,有了活儿,手里有了银钱,家里也能存粮,闹了旱灾,也不至于饥荒饿死。
大小姐也说了:“我手里不缺银子,种树是百年大计,自己能得利,还能顺带帮人一把,为什么不做呢?”
管事又继续道:“不光这样,大小姐还将别处的板栗、核桃等,带到北境种植,说这些干果,环境适应很强,肯定是能种活,北境物资缺乏这是没办法,却可以人为创造条件,干果这些东西,也是值价的东西,等将来在北境推广种植,也是一项收入。”
殷怀玺这才知道,小姑娘不声不响,为了他,为了北境做了多少。
镖行走南闯北,就有精通农事的管事跟着一起,记录各地的农作物情况,想到了《天工开物》惠及千秋,便也觉得此举甚好。
直到现在,殷怀玺才知道虞幼窈是计之深远。
没有精通农事的管事,跟着镖行走南闯北,虞幼窈又怎么会知道板栗,核桃环境适应力强,能在北境种活?
管事就土生土长的北境人,提起这些,也是一肚子的话:“迄今为止,大小姐在北境种活了十六种别处弄来的作物,大小姐说,这也是番薯给了她启发,虽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只要弄明白了一些作物的生长习性,寻了精通的人伺弄,也能因地制宜,这比种植一些不明情况的新种要容易许多,一时种不好没关系,可以花些时间试种,试种不成功,也就费些时间,精力,一旦成功了,就是北境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