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页(1 / 2)

表哥万福 犹似 1022 字 8个月前

这次重开会试,主要参考的考生,大多都是前次舞弊案,从牢里活着放出来的,眼下朝廷大刀阔斧,整顿浙江,及东南沿海一带,正是多事之秋,用人之际,如无意外,这批考生会受到朝廷的重用。

    只是!

    吏治之兴,兴在司察。

    社稷之兴,兴在科举。

    都察院专属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是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朝中大臣奸邪、小人结党、作威乱政;

    百官卑劣贪鄙,败坏官纪;

    学术不正、变章乱法;

    同吏部官员确认官员考治升降;

    案件会审,与刑部、大理寺公平判决;

    奉敕内地,安抚外地,巡按监察,各地是否自专奉敕命行事;

    ……

    以上种种等等,皆是都察院之责,都察院兴,慑上威下,则吏治兴,皇帝耳目聪明,百官俯首称臣,方才治事为民,朝纲则兴。

    然如今,都察院宦官居中窃权,内阁挟制权柄,失之清正,致朝纲大乱。

    已经昭示了大周朝,吏治腐坏。

    前次科考舞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示了社稷将败。

    第767章 调戏

    一个会试重开,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了十一月,旁人只当朝野内外也不太平,科举一再延后,也是理所当然。

    可虞幼窈却是知道,虞宗慎任内阁首辅之后,将科举重开一事,放到了首位,最迟八月底考生就能重入考场。

    只可惜,虞宗慎丁忧去职,内阁忙着争权夺利,朋党倾轧,这才导致科举一再推延。

    科举不兴,如何兴社稷?

    这一切,都昭示了大周朝,大厦将倾。

    也是因为看透了这些,虞幼窈对京里的消息,也不再关注了,因为没必要了。

    虞幼窈又问:“殿试什么时候考?”

    林若如笑了:“今儿就是殿试之日,大家都猜,此次殿试,状元之名非宋世子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