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流点头:“小窈儿的安排对谢府来说,是最稳妥的办法,选择北境有很大的优势,北境辽东沿海,路途远了一些,但走海路却十分便利。商船到了辽东,就是是武穆王管辖的北境地界,再转陆路,安全方便又快捷。”
“辽东省一带,也是北境少有资源富庶之地,对谢府的发展十分有利,反而往淮江一带转移,却并不容易,商船只要不出福建,就在梁王的眼皮子底下,更容易曝露。”
第774章 隔岸观火
虞幼窈正是此意:“梁王要起兵造反,天下局势动荡,最先乱的,反而是兵弱且富庶的中原腹地,淮江一带是闽人聚居之地,谢府撤离泉州的消息,迟早是要曝露,梁王肯定能猜到,谢府是要前往淮江一带,只要在沿途设置关卡,谢府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河运是掌控在朝廷手里的,很容易出纰漏。
朝廷对海运的掌控极弱,谢府商船一直在东南沿海一带活动,打点到位,关系人脉更广,等梁王发现谢府举家逃离,也只能干瞪眼。
谢老太爷欣慰地点头:“小窈儿思虑周全,就按她的意来,我们走淮江一带,需要出据泉州州府衙门发放的路引,谢府是纳税大户,官府盯得紧,绝对不可能放谢府举家出泉州,办理假的通关文碟,身份文书,也要冒很大风险,稍有不慎就容易曝露,而且沿路关口,都要检查,变数实在太大。”
“因周厉王前车之鉴,幽州又处于边境苦寒之地,常有外敌滋扰,等着朝廷发军晌,变数实在太大,稍有不慎就会再次酿成周厉王之前的惨祸,所以当今皇上,给了北境盐税不贡的特权,用于采买朝廷不能及时发放的物资,海防卫所有武穆王安排的人,我们只要伪装成幽州过来采买的商人,就很容易出泉州。”
贾州府并梁王绝对想不到,他们手里有武穆王的令牌与通关文书。
这样看来,去北境远比去淮江更稳妥。
于是这事算是定下来了。
虞幼窈心中一定。
到了第二日,虞幼窈在大舅母和三表哥的陪同之下去了州府衙门。
林老爷严氏还有林若如也都到了。
在贾州府并衙门里大小官员的见证下,与林家商定了购药赈灾的一应细节,确认无误之后,双方立契。
在虞幼窈的强烈要求之下,敲定了由林若如负责一应合作事宜。
林老爷有些不情愿,但虞幼窈以自己是女子,不好与外男接触太多为借口,林老爷也知道她是官家女,讲究多,规矩大,也不好拒绝了。
离开衙门时,已经到了下午。
林老爷邀请谢府一众人,去土门街上的归元寺用斋,也是知道虞幼窈在孝期,不好去酒楼这等地方。
虞幼窈以有孝在身不便在外面久呆,婉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