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页(1 / 2)

表哥万福 犹似 1021 字 8个月前

同时,也为自己将来在辽东三省积赞一些人脉、名声,累积一些资本,顺带向韶懿郡主和武穆王示好。

    商人们带了诚意过来,大大缓解了北境物资缺乏的窘境,殷怀玺也投桃报李,派了自己军中信任的军师过来与商人接洽。

    虞幼窈本以为,会看到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文士,可当殷十领着他进屋后,虞幼窈顿时愣住。

    这人生了一张国字脸,留了络腮胡,长得虎背熊腰,高壮魁梧,穿了一身青灰色的短打,不像一个谋士,倒像是上阵杀敌的将领,全身上下都透了豪迈和粗犷。

    他一进屋,就大步上前,“砰咚”一声,单膝用力砸到地上,低头拱手,声音洪亮道:“属下黄文献,见过……”小王妃三个字,差一点冲出喉咙,在喉咙里滚了滚,又生生咽了下去,改成了:“郡主。”

    虞幼窈忍不住看向他的膝盖,都替他膝盖疼,实在没想到,黄文献竟是这样的黄文献。

    也知道这是军中将士,表达对一个人敬重的礼数。

    殷怀玺身边门客、幕僚、谋士、军师没有一千,也有一百,但能被殷怀玺外派办事的,肯定是其中最得力,最受信任的人。

    因此,惊讶归惊讶,虞幼窈反应却是不慢,连忙起身,走到黄文献面前,弯腰起手,做了一个虚扶的礼数:“黄、黄军师快快请起……”

    第822章 北境发展

    黄文献连忙道:“黄某忝为殿下军中一员末将,礼不可废。”

    况且,他跪得那是郡主吗?

    分明是未来的小王妃啊!

    军师有名位,无实权,却都有功名在身,有见官不跪的特权,黄文献见了她后,可以直接拱手作揖,行文人礼,倒也不必武将那一套。

    虞幼窈向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黄军师,是军中元老,辅佐定王与武穆王镇守北境多年,劳苦功高,是武穆王府的坐上人,自然也是我的坐上客。”

    黄文献也是个痛快人,见她不摆郡主的谱儿,着实松了一口气:“末将斗胆托大,便恭敬不如从命。”

    两人双双落座。

    黄文献给虞幼窈算了一笔:“丝茶盐瓷,是大周朝的主要产业,尤其是丝绸,更是深受海外诸国的喜爱,每年通过海上贸易的丝绸,能达到三十万匹,一匹普通的丝绸,在大周朝能买五两银,在海外能买到二十两银,更别提那些更精美的丝绸……”

    他嘴巴叭叭地,把算盘打得啪啪直响,从江南、云贵,河南拢共有多少织机,每季能产多少丝绸,每匹丝绸成本价多少。

    最后得出结论:“江南、云贵、山东河南一带,约有三十多万张织机,日夜不停地织丝,每年大约能产五十万匹丝绸,大周朝每年丝绸的收益,能达千万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