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页(2 / 2)

表哥万福 犹似 1010 字 8个月前

    蓝衣的钱管事也道:“可别小看了这些散户,士绅们把持蚕业,低买高卖,散户们为了生计,只能多花些心思,琢磨养蚕技术,提高蚕丝产量和质量,高质量的蚕丝,能为士绅们带来高利润,价格也偏高一些,所以这些散户几乎个个都养蚕的好手,身怀了不为人知的养蚕手段,说来也可笑,辽东一带高质量的蚕丝,不是出自养蚕的大户,而是这些散户。”

    虞幼窈颔首:“能在士绅的压迫下,生存下来的散户,自然是有过人之处,”她翻了几本名册,大致看了一些,就差不多了解了,辽东三省散户们的现状:“你们拿了我的印鉴,明日去官府定契,让名册上愿意合作的散户们按手印即可,有了契约,也能让人安心,这事儿基本也就正式定下了。”

    契约也只一个形式,表明了大家互帮互助,共进退的态度。

    由虞幼窈牵头,保证散户们出产的蚕丝,只要质量过关,不论多少,都以大周朝蚕丝的市价收取。

    散户们也将保证,不会损害虞幼窈,以及其他散户利益的事。

    并没有实质性的效力。

    但是,一纸契约,却在形式上将散户们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张管事和钱管事连忙应下,小姐封了郡主之后,就有代表郡主身份的印鉴,作用于一些重要的契约,寻常还是用她自己印章。

    足见小姐对这事的看重,他们自然不敢马虎。

    虞幼窈又道:“再以我的名义,去得月楼包场一天,由你们出面,请名册上的管事们,三日后在得月楼聚一聚,互相认识,联络一下交情,将各个散户的人脉和渠道整合一起,交流养蚕经验。”

    这种交流会,以她的名义也算表明了,她和散户联合的态度,倒也不必她亲自出面,由她名下的管事,亲自持办,主持,也是给足了,那些散户们体面了。

    第826章 定契

    “凡有交流,必有所得,让大家也不必藏捏着,眼界也都放宽了,以后辽东三省的蚕业经营渠道,是整个大周朝,乃至海外诸国,怎样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让大家都一起赚钱,这才是正经事。”

    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养蚕经营,也有不为人知的手段,若能归总起来,就是一部优秀的《蚕经》。

    灾民们都是新手,虽然学了养蚕技术,但经验不足,有了可以对照的养蚕方法,就能弥补经验上的不足。

    这对辽东三省的蚕业,有着巨大的影响。

    士绅们掌握的养蚕技术,本就略逊散户一筹,再经过经验交流,散户们整体养蚕的素质提升起来,对士绅们的冲击是致命的。

    除了韶懿郡主,怕也没谁有底气,说这话,张管事忍不住道:“要不要选几个,养蚕技术学得不错的灾民,一起参加?”

    钱管事也道:“郡主联合养蚕散户的初衷,原也是为了替灾民谋一条生计,灾民们想要在辽东三省靠养蚕扎根,也需要散户们帮忙。”

    虞幼窈露出了笑容:“便按照你们说得办,教导流民养蚕技术的事儿,也是你们在安排,这人该怎么选,也都由你们自己商量决定。”